地基處理(ground treatment): 是為了提高地基承載力,改善其變形性質或滲透性質而采取的人工地基處理方法。
基礎把建筑物豎向體系傳來的荷載傳給地基。從平面上可見,豎向結構體系將荷載集中于點,或分布成線形,但作為最終支承機構的地基,提供的是一種分布的承載能力。
簡介: 基礎是建筑物和地基之間的連接體。基礎把建筑物豎向體系傳來的荷載傳給地基。從平面上可見,豎向結構體系將荷載集中于點,或分布成線形,但作為最終支承機構的地基,提供的是一種分布的承載能力
本資料為地基處理及基礎設計方法,內容包括編制依據、工程概述、主要施工技術方案等,設計精準,內容詳實,可供網友下載參考。
地基處理就是按照上部結構對地基的要求,對地基進行必要的加固或改良,提高地基土的承載力,保證地基穩定,減少房屋沉降或不均勻沉降等。常用的人工地基處理方法有換土墊層法、重錘表層夯實、強夯、振沖、砂樁擠密、深層攪拌、堆載預壓、化學加固等方法。
北錨沉井長69.2米,寬51.2米,制作高度58米,沉井下沉58米,沉井下部8米是鋼殼砼。沉井井壁厚2米,井內有南、北軸向各5道1米厚的隔墻,把沉井分為36個井格
本資料為常用建筑地基基礎處理方法簡介,內容包括編制依據、工程概述、主要施工技術方案等,設計精準,內容詳實,可供網友下載參考。
3.2.6 某工程的不均勻地基(部分為承載力高的原狀土,部分為擠密效果差的松散填土或部分為粉土或砂石,另一部分為塑性指數較高的淤泥質土),選用置換率低的增強體(如碎石樁),進行地基處理。
本規范的主要技術內容是:1.總則;2.術語;3.基本規定;4.地基施工;5.基礎 施工;6.基坑工程;7.降水;8.土方工程;9.邊坡工程
地基處理與基礎工程規范表格 地基處理與基礎工程 工序施工質量及單元工程施 工質量驗收評定表 最新的規范用表及填表說明
利用軟弱土層作為持力層時,可按下列規定執行:1)淤泥和淤泥質土,宜利用其上覆較好土層作為持力層,當上覆土層較薄,應采取避免施工時對淤泥和淤泥質土擾動的措施
房屋基礎設計應根據工程地質和水文地質條件、建筑體型與功能要求、荷載大小和分布情況、相鄰建筑基礎情況、施工條件和材料供應以及地區抗震烈度等綜合考慮,選擇經濟合理的基礎型式。
因調整地基初期不均勻沉降而設的后澆帶,帶寬800~1O00mm.后澆帶自基礎開始在各層相同位置直到裙房屋頂板全部設后澆帶,包括內外墻體
工程總建筑面積5880平方米。無地下室,地上7層框架結構,底層層高4.5m,以上各層層高均為3.1m.
在設計工程中還應該注意的是PKPM所算出的柱底軸力為設計值,不能直接用于計算需要把算出的值除以1.25來轉化為特征值來計算。
持力層下存在軟弱下臥層時,未考慮下臥層對持力層地基承載力的影響。(見《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 GB50007-2002》3.0.2 《上海市地基基礎設計規范 DGJ08-11-1999》4.2.5)
基層表面應平整、光滑、無松動,對于殘留的砂漿或突起物應以鏟刀削平,不允許有凹凸不平及起砂現象,陰陽角抹成圓弧形,圓弧半徑為50mm, 管道等細部基層應抹成圓臺狀高處基層至少20mm。基層表面平整度檢查:2m靠尺檢查,與靠尺最大空隙≤5mm。
本文以青島市窯頭節制閘拆除重建工程為例,介紹水泥攪拌樁在船閘復合地基基礎處理中的應用,該基礎處理方法是水利工程中提高地基承載能力和地基土抗強度非常普遍的一種措施,可為相關工程提供技術參考。
本文檔為現場工程施工地基基礎處理及回填方案,包括:內容簡介: 本項目地基土主要由人工填土層、碎石混粉質粘土、風化程度不等的凝灰巖層構成,人工填土層組成成分和分布厚度變化大,由于基巖面有一定起伏,且分化程度不等,導致上部土層不均,層厚及層面埋
強夯法是一項動力固結技術,能否迅速的使水從土體內排走,是決定強夯效果好壞的關鍵。強夯法主要適用于處理碎石土、砂土、低飽和度的粉土與粘性土、濕陷性黃土、素填土和雜填土等地基,對于高飽和度的粉土與粘性土應謹慎采用。如單純用強夯法處理高飽和度的粉
22結構常識-地基基礎溶洞或土洞處理原則及處理方法-作為一線設計院的一線設計人員是非常適用的。
本工程地基與基礎設計等級為丙級,根據江蘇省xx縣建筑勘察設計院提供的《工程地質勘察報告》進行設計,采用混凝土預制方樁,以3-2層粉砂為樁端持力層。基礎共有樁337根,樁承臺65個,中間用承臺梁相連,使外圍形成整體,基礎埋深在-3.6米,在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