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斜板、斜管沉淀池效果的因素
這是斜管沉淀池的混合反應區,為什么會有如此多的浮泥?
最近看了一下2005年的室外排水設計規范,其中給出的一些建議參數如下:本條系根據國內污水廠斜板(管)沉淀池采用的設計參數和運行情況,作了相應規定。1 斜板凈距(或斜管孔徑)為45~100mm,一般為80mm,本條規定為80~100mm;2 斜板(管)斜長一般為1.0~1.2m;3 斜板(管)傾角一般為60°;4 斜板(管)區上部水深為0.5~0.7m,本條規定為0.7~1.0m;5 底部緩沖層高度0.5~1.2m,本條規定一般為1.0m。表面水力負荷:1.2~3m3/m2•h;固體負荷小于150kg/m2•h。6.5.16 規定斜板(管)沉淀池設沖洗設施的要求。根據國內生產實踐經驗,斜板上和斜管內有積泥現象,為保證斜板(管)沉淀池的正常穩定運行,本條規定應設沖洗設施。各位覺得這些參數在設計時是否可行?平時大家在設計時所選范圍在多少?另外想問下反沖洗強度如何確定,反沖洗進水管如何布
我都看完了還是沒看懂 哈哈全施工設計圖紙
最近碰到一個污水改造工程,流程如下:進水-滾筒過濾機-調節池-UASB-缺氧池-好氧池-中沉池(污泥回流)-好氧池-斜管沉淀池(污泥回流)-達標排放記得斜板(管)沉淀池不宜作為二沉池使用,原因是活性污泥黏度大,易因污泥的黏附而影響沉淀效果,甚至發生堵塞斜板的現象。我問了這個改造工程的設計負責人,他說斜管沉淀池可以放在好氧池后面當二沉池用,不知道大家都有什么看法?
我廠混凝沉淀工藝段采用的是斜管沉淀池,池子的各項參數都符合設計規范要求,但就是進水量在小于設計流量時礬花就已經不能下沉,漂浮在斜管上方。請教各位高手是什么原因,!謝謝
圖紙簡介: 本圖紙為某水廠網格斜管反應沉淀池建筑、工藝圖,圖紙內容包括:集水槽大樣圖,剖面圖,沉淀池斜管托架安裝平面圖,絮凝池穿孔排泥管布置圖,反應沉淀池工藝布置圖等等。 投稿網友: cyo.mok 上傳時間: 2014-03-2
圖紙簡介: 本圖是穿孔旋流反應斜管沉淀池工藝設計圖,圖紙包括斜管沉淀池平面圖、典型剖面圖及主要材料表。 投稿網友: huangzhaofei 上傳時間: 2014-08-11
我想請教一下 5萬噸水量的斜板沉淀池一般排泥都采用什么裝置或者設備。。。有個單位做了48多個排泥漿液閥 我感覺太多 不適合運行管理 我想請教一下有沒有便于運行操作的排泥方式 不打算換成別的形式的沉淀池
圖紙簡介: 這是某工廠3000噸網格反應斜管沉淀池設計圖,圖紙包括:主要混合設備及材料一覽表,管式靜態混合器平面布置圖,電磁流量計平面布置圖,反應沉淀池剖面圖,斜管安裝支架大樣圖,反應沉淀池上部及底部平面圖,可調式不銹鋼堰流集水槽大樣圖。 投稿網友: bswsc
反應沉淀池分兩組,本人設計時每組設計流量為總設計流量的一半(總設計流量為工程設計規模加自用水量),有哥們說需要考慮一組停用的情況,是這樣嗎?如果考慮一組停用的情況,每組設計流量應為多少? 謝謝
最近斜管沉淀池出現大量綠藻,在沉淀池有二氧化氯管路,但現不用,只在清水庫前加二氧化氯,在沉淀池前二氧化氯是否有用,還是應該在靜態混合器前加氯????沉淀池需多久清一次? 預加氯、中間加氯、后加氯有何不同???
請教一下 知道了某個工程的日處理量,如100m3/天,是不是先根據經驗選取表面負荷,然后算出池子的表面積,然后看是選用長方形的還是正方形的池子,計算出池子尺寸;池子深度分為:h1為超高、h2斜管區上部水深、h3斜管高度、h4斜管區底部緩沖層高度、h5污泥斗高度,這些h都好算,只是表面負荷是個問題!望高人指點一下。
我們公司要新上一個斜板沉淀池項目,3萬噸每天的,要采購斜板,吸泥機等斜板沉淀池設備,有意向者發郵件聯系[email protected],謝謝咯
對提高斜管沉淀池的效率的分析
我現在的斜板沉淀池出水中怎么又污泥絮體,我感覺基本沒有沉淀。我們處理的是電廠工業廢水,100T處理量,加的是PAC,100T加藥大約2400g。進水水量和加藥量我都調過了!!現在斜板沉淀池空的時候到有水出來用時12~13分鐘!求大俠看看 要怎么調整。
在夏季,斜管沉淀池和消毒池都長有很多綠藻類生物,并且伴隨排水,綠藻類生物會隨水排走,增加了出水懸浮物,出水水質看起來很差,如何解決這個問題。
看了就知道超有用。
在論壇上下載了這個圖紙看了看,有兩個疑問:1.圖紙的進水方式,照圖上所畫會不會出現進水渠附近跟進水渠遠端的進水量不一樣導致沉淀效果不好。2.圖紙中的排泥管,照圖上所畫會不會出現靠泵近端的泥容易抽出,而遠端的不容易抽出。之前我接觸的工程有這樣布排泥管,在運行中就出現了這種問題。想問問各位這兩個問題都怎么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