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室內消火栓布置的最小間距,老《建規》在條文中沒有規定,但在條文說明有“當一個消火栓受到火災威脅不能使用時,相鄰消火栓仍能保護該消火栓保護范圍內的任何部位。”似乎有最小間距的意思,一般參照建筑相鄰2個安全出口最近邊緣之間的水平距離不應小于5m,室內消火栓布置的最小間距也為5m。新《消水規》在條文中沒有規定室內消火栓布置的最小間距,條文說明中也沒有相關解釋。那么,還要考慮室內消火栓布置的最小間距么???
如何確立二個室內消火栓之間距離 在建筑給排水室內消防設計時常碰到相鄰兩個消火栓之間距離如何合理布置的問題. 我們都知道二個相鄰室內消火栓之間距離規定不宜過小,它們之間最小間距應按相鄰一個消火栓受到火災威脅不能使用時,另一個消火栓仍能保護任何部位.現在問題是兩個消火栓之間最小間距在<<建筑設計防火規范>>上沒有明確規定.參考<<建規>>和<<高規>>中對二個安全出口之間的距離(凈距)不應小于5米的規定,我認為: 二個相鄰室內消火栓之間距離(凈距) 不應小于5米. 各位仁兄:不知我的觀點對不對?
規范中有要求室內消火栓布置的最大間距值,但是請問:有關于室內消火栓的最小間距要求嗎?在做工程的時候我有時候會遇到兩個消火栓的間距太近了很不合理的樣子。
有一高層,在局部做筏板,在打樁過程中,有一樁無法施工,估計下面埋有石條,根據施工現場看為已往施工所留,經討論,決定先不施工此樁,繼續施工其他的樁,也不對原設計進行調整,因為當調整原設計時工作量,偏心等都要重新復核,后采取把原800的鉆孔灌注樁改為600的鉆孔灌注樁,樁長加長,并將樁位偏移原樁位,這樣原設計的樁間距3倍樁徑就無法滿足3×800的要求,可是由于便宜小,能滿足3×600的要求,請教此時樁中心距應根據800的樁定還是根據600的樁定,依據是什么,為什么?
華北標圖集91SB6-1第252頁對風管與風管吊架的最大間距做了要求,為小于等于150mm,沒有對是小間距做出要求,驗收時說是要求不小于100mm,我沒找到依據,請教大家是否有這樣的要求,是哪本圖集或者規范上的要求?
水泥攪拌樁在地基加固中,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我想請教一下各位大俠,水泥攪拌樁的最小間距是多少,我們本次工程的土質為淤泥質土,含水量比較高,水泥原先是普通硅酸鹽水泥,但由于區域限制沒有這種水泥,采用復合型水泥,強度上會有什么區別么?水泥攪拌樁的極限長度能做到多少?[ 本帖最后由 csccbjs 于 2010-6-23 08:52 編輯 ]
這應該是個老問題了,在論壇上查不著,不知道是不是一個很弱的問題。本人干消防不久,現在做一個醫院工程,裝修階段排板,別人問我這個問題,我還真說不出來。現請教高手們,規范中有沒有明確規定說噴淋頭與燈位的最小間距?是設計規范還是施工驗收規范?謝謝了!
《火力發電廠與變電站設計防火規范》 GB 50229—2006,條文說明,第85頁。4.0.11 中有這么一句話:最小間距包容防火間距,防火間距不包容最小間距。請問,這句話是什么意思,如何理解,最好能幫忙舉個例子,非常感謝。
在做門式鋼架廠房時,墻梁間距有時受限于窗口,間距要做到1800,中間再加一根的話,就變成900了。 1700間距,加一根變成850;1600間距加一根變成800了。這個工程,1500,1700,1800均有出現不知怎么布置好了。 雖然資料上墻梁間距一般控制在1.0~1.5m之間,不在這范圍內可以嗎?墻采用壓型鋼板。
我們都知道led由led燈珠組成,兩個led燈珠的中心點之間的距離稱為點間距。顯示器行業一般采用根據該距離的大小來定義產品規格的方法,例如我們常用的P12,P10,P8(點間距分別為12mm,10mm和8mm)等,隨著工藝的進行,點間距越來越小。根據業界的共識,點間距小于3毫米的顯示屏為小間距。在目前批量生產的顯示屏中,最小點間距為P1.6,即兩個燈珠的中心點之間的距離僅為1.6mm。 小間距LED顯示屏有哪些優勢? 1、無縫拼接 拼接大屏顯示技術在最大限度滿足客戶需求時始終無法避免物理邊框的影響,即使超窄邊DID專業液晶屏,依然有十分明顯的拼接縫,只有led顯示屏使拼接后的拼縫達到無縫要求,高密度小間距led無縫拼接優勢得以凸顯。 2、高亮度智能可調 led顯示屏自身亮度高,為滿足強光環境與暗光環境中給觀看者舒服的觀看效果,避免視覺疲勞,可配合光感
如題,在布置消火栓時,所長說,消火栓的最小間距不能小于5米,可是我沒有從規范上找到,請問各位高手,有沒有這樣的說法,在哪個規范上規定的!!謝謝!
STS中“梁柱連接處加勁肋的最小間距”的默認值為150mm, 但一直沒有在規范中找到相關的依據,這個值最大可以取到多少呢?
各位大哥,小弟向你們請教一個問題:低壓銅排之間的最小間距有沒有標準?間路是多少?額定電流為400A,怎么計算?隨便再請教一個問題,我現在正遇到一個問題:一個小區共有4個箱式變壓器,各個變壓器的10KV電流的進出線方式是:10KV主電纜進入1#箱變,2#箱變的10KV進線從1#箱變內引出,3#、4#箱變的10KV進線從2#箱變引出。小弟要問的是:這種設計方式符合國家標準不,有沒有相應的規范,如果有,是在哪個規范里,請大哥們幫忙為謝!![/size]
供大家,能有點幫助
北京地鐵 750 v 直流牽引供電系統采用第三軌(導電軌)受流方式,機車采用集電靴取流。北京地鐵采用 vvvf 機車,機車的兩側各設 2 個集電靴,且 2 個集電靴之間的距離為 12.6 m,集電靴在電氣回路上是相互連通的。列車編組采用動拖編組形式。為了在故障情況下盡可能地縮小事故范圍、方便檢修及保護配合的需要,在牽引變電所出口處(一般在列車進站側)設有電分段。電分段中段有 3 種類型:小間距電分段、大間距電分段、中性短軌電分段。 根據北京地鐵機車的實際情況,小間距電分段處的間距一般大于 6.9 m 而小于 12.6 m;大間距電分段處的間距一般大于 13 m;中性短軌電分段的中性段實際上為一個短軌,該短軌一般通過接觸器與導電軌相連,中性短軌與導電軌的間距一般根據機車集電靴的分布來確定。 根據北京地鐵牽引供電系統的特點,下面對在不同運行方式下的小間距電分段保護進行分析和論述。
1工程概況 北京地鐵十號線三元橋站~亮馬河站盾構區間在東三環北路臨近南小街8號樓,該樓為住宅樓,筏基,其上部為壁板式結構。該樓變形控制標準為:整體傾斜允許值宜控制在0.001以內,且臨街外墻下基礎的最大沉降量應小于10mm。區間隧道與樓房的平面關系見圖1。
平常自己做設計時一般最小也就取到100mm,但最近看到施嵐青教授的09版注冊考試題中(5.10a-1.11)說:板內受力鋼筋間距不應小于70mm我查了一下相關規范,并未找到該條的出處,在這里請教各位,何本規范中有此條出處?!還有,類似板這種非抗震構件中的縱向受力鋼筋最小間距在規范中有無明確、具體、量化的要求?
沖鉆孔灌注樁連續施工最小間距我在施工中遇到一個問題,查了些資料也沒找到,現在在這請各位大俠幫幫忙,先謝謝了。在沖鉆孔灌注樁群樁施工,最大樁間凈距的為5.7m,最小樁間凈距為3.5m(樁身直徑為2.0m)。為了確保在工程施工過程中,由于沖鉆孔的震動對相臨新澆搗混凝土樁的影響,我想請教各位幾個問題 1、在沖鉆孔灌注樁連續施工中,相臨樁基施工的最小間距是多少。 2、如果不考慮樁間間距影響,相臨樁的強度要達到多少才能進行下個樁基施工。 3.相關規定在那個規范可以查到。
由于環境原因,現在要挨著老建筑建一個新建筑,如果兩個柱子比較近,原建筑是獨基(淺),新建筑是樁基(深),請問各位大神,他們兩有最小間距要求嗎?
最近在設計中遇到這樣一個問題:我設計的一個小辦公樓附近有10KV高壓架空線通過,根據《民用建筑電氣設計規范》7.2.7.2規定:線路與建筑物的最小水平間距為1.5米。而我們這個辦公樓與高壓架空線的水平間距是2米左右,有一本《工程施工安全手冊》規定的最小間距是6米。請教一下在實際中應遵循規范還是條文?(工程因為這個問題已停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