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一個十萬噸水量的自來水廠,現準備采用兩組網格絮凝斜管沉淀池(合建),每組由一個網格絮凝池+一個斜管沉淀池組合而成,試問當計算的時候,單池網格絮凝池或斜管沉淀池的規模是按5w噸算還是2.5w噸算?本來我覺得十萬噸的規模,應該需要十萬噸的絮凝池+十萬噸的沉淀池,可是看到設計計算書中,將這種合建的池子變成了2.5w噸絮凝池+2.5w噸沉淀池+2.5w噸沉淀池+2.5w噸絮凝池并行的樣子,那這樣實際處理的水,不就是絮凝只有5w噸,沉淀也只有5w噸嗎?絮凝沉淀池合建,那它們處理的水量也可以疊加嗎?剛接觸自來水廠,好多不懂的地方,請各位前輩多多指教!
我的絮凝池深度是1.9米。沉淀池用的是斜管沉淀池,集水區高度1.2米,斜管區高度0.87米,配水區高度1.5米。請問:絮凝池如何與沉淀池連接? 用穿孔花墻的話,應該怎么連接? 如果用斜管整流怎么設計? 是不是絮凝池太淺?
我都看完了還是沒看懂 哈哈全施工設計圖紙
我廠混凝沉淀工藝段采用的是斜管沉淀池,池子的各項參數都符合設計規范要求,但就是進水量在小于設計流量時礬花就已經不能下沉,漂浮在斜管上方。請教各位高手是什么原因,!謝謝
各位高人,請教一個問題。本人現要設計8000m3/d的網格絮凝+協管沉淀池,本來從運行安全可靠的角度宜分兩組,每組處理處理水量4000m3/d(室外給水設計規范上也有相關規定)。但是室外給水設計規范同時又規定了豎井流速的適宜范圍為0.1m/s~0.14m/s,這樣算下來每豎井的單格面積僅為0.5m2, 這樣小的面積(井深4.2m)施工中是不是會存在困難?所以這樣小的水量,而且是鄉鎮水廠不分組是否可行?請高人指教!謝謝另外我在農村給水規劃設計手冊上查到的網格絮凝池豎井流速在0.01~0.1m/s,但是村鎮供水工程技術規范上規定的豎井流速也是0.1~0.14m/s,所以豎井流速究竟取多少?各位高人請指教。本人個人認為絮凝階段的流速應該是不能太小的,否則可能會影響絮凝效果,而且在絮凝階段是不希望有太多泥沉下來的,按室外給水設計規范和村鎮供水工程技術規范的規定流速應該是合理的。
各位高人,請教一個問題。本人現要設計8000m3/d的網格絮凝+協管沉淀池,本來從運行安全可靠的角度宜分兩組,每組處理處理水量4000m3/d(室外給水設計規范上也有相關規定)。但是室外給水設計規范同時又規定了豎井流速的適宜范圍為0.1m/s~0.14m/s,這樣算下來每豎井的單格面積僅為0.5m2, 這樣小的面積(井深4.2m)施工中是不是會存在困難?所以這樣小的水量,而且是鄉鎮水廠不分組是否可行?請高人指教!謝謝另外我在農村給水規劃設計手冊上查到的網格絮凝池豎井流速在0.01~0.1m/s,但是村鎮供水工程技術規范上規定的豎井流速也是0.1~0.14m/s,所以豎井流速究竟取多少?各位高人請指教。本人個人認為絮凝階段的流速應該是不能太小的,否則可能會影響絮凝效果,而且在絮凝階段是不希望有太多泥沉下來的,按室外給水設計規范和村鎮供水工程技術規范的規定流速應該是合理的。
5萬噸絮凝斜管沉淀池施工圖 已施工
在夏季,斜管沉淀池和消毒池都長有很多綠藻類生物,并且伴隨排水,綠藻類生物會隨水排走,增加了出水懸浮物,出水水質看起來很差,如何解決這個問題。
看了就知道超有用。
在論壇上下載了這個圖紙看了看,有兩個疑問:1.圖紙的進水方式,照圖上所畫會不會出現進水渠附近跟進水渠遠端的進水量不一樣導致沉淀效果不好。2.圖紙中的排泥管,照圖上所畫會不會出現靠泵近端的泥容易抽出,而遠端的不容易抽出。之前我接觸的工程有這樣布排泥管,在運行中就出現了這種問題。想問問各位這兩個問題都怎么解決。
廢水站在調試中,是鋁鎂鋅合金壓鑄及注塑產生的廢水,有脫脂,表調,導電化,酸蝕等廢水。。物化處理階段,沉淀池大量絮體上浮,可能原因有:1,油脂類比重輕的絮體上浮。2,聚鋁加藥量大,產生污泥多導致上浮(別人的觀點,我覺得可信度不高)。3,前段時間清理MBR池把污泥抽到物化沉淀池,厭氧微生物產生的氣體附著在絮體上導致絮體上浮,而且沉淀池確實有氣泡產生,攪動絮體,不斷上浮(我分析的原因)。4,請教大家到底是什么原因,如何解決?附圖片。
地埋式斜板沉淀池如何更好的排泥,維修?1.在沉淀池旁邊設置污泥井,潛水泵抽2.直接將水泵扔到斜板下面抽取污泥請問有其他好的有效的排放方法嗎?
最近斜管沉淀池出現大量綠藻,在沉淀池有二氧化氯管路,但現不用,只在清水庫前加二氧化氯,在沉淀池前二氧化氯是否有用,還是應該在靜態混合器前加氯????沉淀池需多久清一次? 預加氯、中間加氯、后加氯有何不同???
頂起來有圖紙提供給大家進水口及加藥混凝區
請教一下 知道了某個工程的日處理量,如100m3/天,是不是先根據經驗選取表面負荷,然后算出池子的表面積,然后看是選用長方形的還是正方形的池子,計算出池子尺寸;池子深度分為:h1為超高、h2斜管區上部水深、h3斜管高度、h4斜管區底部緩沖層高度、h5污泥斗高度,這些h都好算,只是表面負荷是個問題!望高人指點一下。
對提高斜管沉淀池的效率的分析
見圖,這個斜管沉淀池安裝的怎么樣?有哪些不足之處呢?各位前輩指點下....
我廠使用BAF工藝處理生活污水,細格柵后加絮凝藥劑進入斜管沉淀池,配水區肉眼可見大團礬花,而且感覺水清澈,可是取上來卻發現水很渾濁,出水就更不用說了,整個池子就像牛奶,求教,怎么才能讓出水清澈?補充:配水區,穿孔墻(孔距池底1米5),斜管池,重力排泥,斜管距池底3米,斜管上清水區1米。投加PAC,池內PH值7.7。圖片看到的是每小時600噸污水進兩座斜管沉淀池,各池長15米寬9米高6米左右,池內污水像膠體狀。有時候同樣的操作出水很清澈,能見斜管。如何穩定控制,沒有發現規律。自己回答,發現了藥劑的問題,為什么沒有規律,因為買的藥劑參假了,一會是好藥一會是假藥。這假藥(含量低吧)也有絮凝效果,但是上清液會有那種很重的渾白現象,好藥沉降后上清液很透明。[ 本帖最后由 weiyan166 于 2012-4-1 14:55 編輯 ]
1200m3/d的水量,斜管沉淀池尺寸是6*5*4。這兩天往沉淀池加絮凝劑,白天出水很清,一到晚上就整層污泥上浮,同時有大量氣泡。是否是厭氧或是水力負荷大了,如果是這樣為什么白天不會發生,尋求原因。謝謝各位前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