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么貴還叫人活不叫了!賣便宜點服務下大家多好啊,大家會記住你們的好的!!!哭啊!!!買不起!!!畫圖不容易啊!!1555555555555
我現在用的還是2005.09版本的,不知道最新的PKPM都有哪些重大改進,是否需要更換?我去了www.pkpm.com.cn,好像沒有比較具體的介紹。希望知道的朋友告知,謝謝!
08版PKPM的JCCAD軟件對磚混結構怎么沒有磚混荷載的選項了,只有PM荷載,這樣構造柱上也有集中荷載,墻體整體荷栽是不是不合理了,可是出的基礎又偏大,真不知道PKPM要干什么.
新版PKPM知識堂(基礎部分設計),官方提供。
本人最近做一個大型復雜項目,發現pkpm里面的特殊構件定義問題莫名其妙地丟失,因為項目太大,每次重新定義要花很長時間,太煩人了,打電話問pkpm,他們給的答復是:“新版軟件智能化比以前大大加強,模型中的非法操作會在satwe中反映出來,非法操作主要包括拉伸等,比如梁上有三角形荷載,你拉伸之后軟件怎么認出來呢?”,回答是振振有辭,后來我不用拉伸了,結果還是出現特殊構件丟失問題,簡直崩潰。因為問題的出現很隨機,所以很難找原因。經過很多天的查找,今天總算貌似找到一個原因,用層間編輯刪除一根圓弧梁時出現其他層的梁連同軸線一直渾水消失的情況,心里感覺不妙,進satwe一看,果然特殊構件又沒有了。暫時應該算是找到一個原因了,大家有沒有類似經歷?真希望能找到一個軟件代替pkpm呀。如果大家還發現了其他原因,請發表出來,讓我們的使用時盡量避免用這些功能,共同進步!
新版PKPM(2011)在計算的時候節點域抗剪老是出問題,請教高手如何解決!急!急!急!
20071108新版PKPM的CFG問題:本人用了十多天了,感覺打印方面雖然改進了,但是應用時卻是比舊版麻煩了;線性問題依舊純在(如點畫線有時會自己變成虛線);自動變化比例依舊純在(本人因此損失了2張圖);現在感覺CFG經過多次向AUTOCAD的過渡改進,用起來感覺好適一些,但應用上進步不大。本人現在正嘗試將生成的PKPM圖轉化為AUTOCAD圖,這樣圖相對安全的多了。
請大家參考!也請有好東西的一并傳上來!
pkpm新版有了鑒定加固JDJG模塊,沒有用過,在網上找相關的資料也沒有,有沒有哪位大俠能詳細講講這個模塊的使用?謝謝
新抗規與2010年12月1日開始執行,目前是按新規范還是按老規范,還有計算軟件都沒有更新,該怎么做設計啊!還有《混凝土規范規范》發布時間肯定比《抗規》晚,那那么在抗規發布后,混凝土規范發布前這段時間做設計的依什么為準?新抗規HPB235鋼筋都不讓用了,箍筋最低等級都采用HPB300了,迷惑啊!希望高手給回答下
馬上執行新抗震規范了,pkpm還沒出新版,月底的施工圖不是出不了了?
因為前一個月才用上新版PKPM 這次做了個體育館,但是板鋼筋生成T圖后,一級鋼的鋼筋符號和08版的感覺都不一樣,符號是斜的,生成T圖的時候還是好好的,但是在CAD中就成問題,在網上找了好久,沒有找到有效的解決辦法,各位高手能不能給予小弟一個解決辦法,要出圖了,很急啊!謝謝大家了。
論文簡介:建研院劉易民老師的講義,2012年11月,新版PKPM地基基礎,主要針對PKPM地基基礎軟件改進要點,進行講解。 投稿網友:ambulance2004 上傳時間: 2013-01-31
2012新版規范的PKPM講座課件[ 本帖最后由 lcx2927645 于 2012-11-6 19:03 編輯 ]
PKPM推出2010V1.3(最新版)教學視頻啦~~~免費下載哦~~
結構計算手冊,PKPM新版手冊
建議PKPM工程部:新版PKPM增加如下新功能1.在CAD平面圖上梁截面能直接輸入,而不要轉換后再改梁截面,不好對照修改.應在CAD平面圖上直接完成梁截面和標高的輸入.2.增加CAD平面上直接繪制任意柱功能,因在PKPM中不好繪制.3.建議墻洞梁輸入方便,然后按梁與墻的有限元進行協調變形.4.增加像CAD一樣的特性賦予,在畫同樣的構件時能更方便,工程部想不到嗎.5.增加CAD轉剪力墻時,剪力墻端加節點切斷.6.增加墻轉柱或柱轉墻功能.7.由于按連梁計算與按洞口計算有時內力相差極在,建議增加連梁轉墻洞的功能,最好能框選即能完成.8.鏡像構件后,最好不要一定要框選軸線節點而是直接點構件即可完成,鏡像構件后構件應是反對稱才對的.9.建模應像CAD一樣人性化,不要一律按定義構件截面后布置在對齊偏移,應充許直接畫線修剪完成也可,10.建議復制和偏移與CAD一樣,用習慣CAD覺得特別扭,應像CAD一樣人性化,這在許多三維預算軟件都能做到,為何簡單的事CAD工程部想不到.
一共五個壓縮包,這個是2007年4月分的最新版,我拿出來分享,只是沒有破解,那位高手可以破解一下????????如果沒有人需要的話我就不上全部上傳了,
新版PKPM_JCCAD應用實例講義
新版PKPM講座-STS講義-建研院-馬恩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