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b55零 于 2016-6-12 14:25 編輯 風水之法,得水為上 上善若
庭院角落處的小景處理。
【水景與拙石】 一塊拙石
英德石疊水景-正
水由于其流動柔美的特征,已經逐漸成為居住小區(qū)景觀設計的焦點,一個好的水景設計,能夠盤活整座小區(qū)景觀,在一定程度上,水景設計是特定區(qū)域的視覺中心,是小區(qū)的亮點,噴泉、水幕、溪流甚至游泳池,只要布局設計恰當,都能提升整個小區(qū)的景觀環(huán)境。但水景設計業(yè)要遵循一定的原則,只有這樣設計出來的水景才能夠對小區(qū)的景觀環(huán)境起到提點作用。 一、生態(tài)性 住區(qū)水景的設置,一定要遵循生態(tài)化原則,即首先要認清自然提供給我們什么,又能幫助我們什么,我們又該如何利用現有資源而不破壞大自然的本色。如還原水體的原始狀態(tài),發(fā)揮水體的自凈能力,做到水資源的可持續(xù)利用,達到與自然的和諧統一,體現人類都市景觀與自然的相輔交融。 二、景觀性
這是我朋友去年做的工程請大家一起來PP。
來學習學習各種水景的造景手法,對于設計師有良好的借鑒意義。
平時收集的水景,希望大家喜歡
書面(已在第6頁106樓打包上傳)
非規(guī)則式水池 非規(guī)則式的水池的外形可以是多種多樣的。如果希望在周圍環(huán)境栽種許多不加修飾、自然天成的具休閑風格的植物,則適宜建造非規(guī)則式水池。 1.用軟管或者細繩標出水池的輪廓,從幾個不同的角度觀察一下,然后再用沙標出輪廓。從距離較遠的位置觀看時,水池的外形會很不一樣,因此,用軟管和細繩可以更加容易地進行調整。 2.水池的外形確定以后,在輪廓線的外側每隔1米釘上木樁,這是為了找出水池周圍地面有沒有高度差異,如果有的話,要在開挖水池以前進行調整。 3.首先確定一根基準木樁,以它作為最終的水位線,用手槌把這根木樁釘入地面,木樁的頂端作為水位基準點。 4.釘入其他的木樁,頂端都與基準木樁的頂端平齊,用水平尺和直尺檢查是否水平。所有的木樁釘好以后,就可以看出來水池周圍地面是要墊高還是要削平。 5.開始挖掘水池的坑。挖掘時,鐵鍬的角度稍微傾斜,挖23厘米深。如果水池的部分邊沿打算建造一個淺灘,可以先不挖這部分,隨后再進行處理。 6.用耙子平整剛挖好的池底,用沙
市政廣場水景與噴灌的設計,其中包括噴泉噴灌及一條小溪流和廣場排雨水,由于初次接觸,簡直是一頭霧水,望高手指點,可依據哪些規(guī)范及手冊,謝謝!
<現代城市水景設計與營造>我把這本掃描了下,一點點的傳上來,一共4冊,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就是那種小型水保編制方案(30畝一下的做水土保持報告表那種,30畝以上做的是報告書)在這里我需要報告表,想參考一下你們是怎樣做的????
一項目建于山上。有兩個水潭做水景。山上一個(以下稱潭1,蓄水1881立方),山下一個(以下稱潭2,蓄水3185立方)。兩潭通過小溪相連。潭1和潭2平時都蓄水,小溪平時無水,循環(huán)時時才有水。生活水源只有一口水井(出水量4.5~5立方/小時)。計劃在潭2附近建一地下水池及循環(huán)泵房。循環(huán)泵抽取潭2的水,啟動時向潭1輸水,超過平時蓄水水位則通過小溪流向潭2。如此往復形成一個循環(huán)過程。問題一:譚1,譚2的水從哪里來?方案一:靠抽取井水。則需要42天才能蓄滿水潭。方案二:蓄水靠雨水,損失量靠井水補充。覺得好象方案二可行。問題二:若靠井水補充,則地下水池的容量如何確定?查了很多資料,也沒找到答案。問題三:循環(huán)泵流量如何確定?才能保證小溪內的水不斷流滿足景觀要求。以前從來沒做過水景,沒有經驗,請大家指教。
這個帖子也發(fā)在建筑給排水的論壇上,不知道到底屬于哪方面的問題,所以也發(fā)在這里,請大家討論。一項目建于山上。有兩個水潭做水景。山上一個(以下稱潭1,蓄水1881立方),山下一個(以下稱潭2,蓄水3185立方)。兩潭通過小溪相連。潭1和潭2平時都蓄水,小溪平時無水,循環(huán)時時才有水。生活水源只有一口水井(出水量4.5~5立方/小時)。計劃在潭2附近建一地下水池及循環(huán)泵房。循環(huán)泵抽取潭2的水,啟動時向潭1輸水,超過平時蓄水水位則通過小溪流向潭2。如此往復形成一個循環(huán)過程。問題一:譚1,譚2的水從哪里來?方案一:靠抽取井水。則需要42天才能蓄滿水潭。方案二:蓄水靠雨水,損失量靠井水補充。覺得好象方案二可行。問題二:若靠井水補充,則地下水池的容量如何確定?查了很多資料,也沒找到答案。問題三:循環(huán)泵流量如何確定?才能保證小溪內的水不斷流滿足景觀要求。以前從來沒做過水景,沒有經驗,請大家指教。
上傳幾張水景植物實景,供大家欣賞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