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層鋼結構規范(含條文)
在我的項目中,主裝置的結構是個,鋼筋混凝土框架和鋼結構混合的結構。其總高為44m,其一層到9m,鋼筋混凝土框架和樓面,2層到14m,為鋼筋混凝土框架,鋼格柵樓面,以上六層皆為鋼結構,鋼框架鋼格柵樓面。其中最大的問題是鋼柱腳和鋼筋混凝土框架的連接問題。請大家就這個問題展開討論。
1、應對高層鋼結構的定位軸線、底層柱的軸線、柱底基礎標高進行復核,經合格后才能進行安裝。 2、每節鋼柱的控制軸線應從基準控制軸線的轉點引測,不能從下層柱的軸線
不錯的一篇文章這兩年關于“基于性能的抗震設計”挺熱的
遇到高層的抗震問題,什么時候用《砼規范》的第11章的公式,什么時候用《高層砼規范》的公式啊?有什么要求啊?哪位大俠解讀一下。
高層建筑結構的側移主要是由于風荷載與水平地震作用引起的,請問下怎么考慮這兩種效應同時作用的組合。。。看了規范說是位移計算時候考慮的分享系數都是1?是不是應該求相應各自的荷載作用標準值然后考慮組合。。。???不是太清楚。。。忘大家不吝賜教
TAT、SATWE、PMSAP[ 本帖最后由 csccbjs 于 2011-2-18 09:33 編輯 ]
高規第3.4.5條中,關于第一扭轉周期與第一平動周期比,在很難滿足的情況下,是允許僅按一個長周期方向考慮的,你們在設計過程中是如何把握的,請提供一些建議。
圖紙簡介: 圖紙來自鋼結構設計設計規范,參考性資料,電梯井道圖紙,帶平立剖面圖,電梯井基坑地面配筋圖 電梯其它層井道外罩平面布置圖 電梯其它層井道外罩平面布置圖 電梯井道外罩平面布置圖 投稿網友: vicky_vincent 上傳時間: <
本帖最后由 zhyly0405 于 2013-8-20 11:08 編輯 高層剪力墻結構,下部三層帶有公建,范圍是主樓外一跨吧,這個結構形式按什么形式定義呢?剪力墻?框剪?還是兩者都要考慮?
本帖最后由 華妃娘娘 于 2013-11-17 14:09 編輯 對于我們注冊結構工程師,結構規范是很重要的,那么我們如何學習好結構規范呢?在學習規范過程中,我們會有何心態呢?,本人特地為大家整理的資料,如有不足之處,還請見諒! 1.枯燥期 先通讀一邊規范,我說的通讀不是看小說的那種讀法,是一字一句的來讀,任何條文都不要略過,包含規范開頭的名詞解釋。看的時候一定要對照規范后面的條文說明對比來看,通過條文說明你會明白規范規定的原因,其次很多考題考的就是規范條文說明,所以一定要看。需要說明的是,很多規范條文說明很長很長,很枯燥,但是我還是建議讀一遍,因為是第一次看規范,肯定很多東西都不懂,不懂的內容建議標記出來
網上下載高層結構,學習下
設計屋面板、檁條、鋼筋混凝土挑檐、雨篷和預制小梁時,施工或檢修集中荷載(人和小工具的自重)應取1.0KN,并應在最不利位置處進行驗算。
朱炳寅規范釋疑及結構答疑不知道論壇之前有沒,若沒,希望大家喜歡
混合結構是指由鋼框架或型鋼混凝土框架與鋼筋混凝土核心筒組成的框架-筒體結構,以及由鋼或型鋼混凝土外筒與鋼筋混凝土核心筒組成的筒中筒結構。框架-筒體結構中的型鋼混凝土框架可以是型鋼混凝土梁與型鋼混凝土柱(鋼管混凝土柱)組成的框架,也可以是鋼梁與型鋼混凝土柱(鋼管混凝土柱)組成的框架,筒中筒結構體系中的外筒可以是框筒、桁架筒或交叉網格筒。為減少柱截而尺寸或增加延性而在混凝土柱中設置型鋼,而框架梁仍為混凝土梁時,該體系不宜視為混合結構。 框架-核心筒結構體系是框架剪力墻結構的一種特例,具有協同工作的特點,其中核心筒承擔了絕大部分的剪力,是抗震(抗風)的第一道防線,而外周的框架作為第二道防線對確保結構的整體性并承受豎向荷載也起著重要的作用。外框架柱間距可達8~10米,甚至更大,布置方式較為靈活,在建筑高度較大時,可在外框架與核心筒之間設置伸臂桁架,如需進一步提高整體結構的抗側力效率,外圍框架宜布置環帶桁架。設置伸臂桁架后的結構體系,其建造高度可達400m以上,在超高層建筑中應用較為廣泛。深圳地王大廈
高層建筑結構是如何抗風的?<
1、高層鋼結構的內力和位移計算一般可以采用彈性分析方法。按罕遇地震作用計算時,可以采用彈塑性時程分析方法。 對于延性類別為特別不規則的結構體系,按第一階段抗震地震作用計算時,需要進行彈性時程分析補充計算,可以取多條時程曲線計算結果的平均值與振型分解反應譜法計算結果的較大值;按第二階段罕遇地震作用計算時,可以采用彈塑性時程分析方法。 2、計算高層鋼結構的內力和位移時,一般可以假定樓板在其自身平面內為絕對剛性,但在設計中需要采取構造措施保證樓板的整體剛度。 對采用整體性較差、開孔面積大和有較長外伸段的樓面,需要考慮樓板在其自身平面內的變形,計算時需要采用樓板平面內的實際剛度。 3、高層鋼結構進行彈性分析時,可以考慮現澆混凝土樓板與鋼梁的共同工作,但在設計中需要保證樓板與鋼梁間有可靠的連接。高層鋼結構進行彈塑性分析時,不應考慮混凝土樓板與鋼梁的共同工作。 4、高層鋼結構需要根據具體結構型式和受力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