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古典園林,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蘇州和揚州,這兩個地方古時占盡天進,地利,園林依山帶水,建造者巧奪天工,人文與自然景觀精彩融合,讓蘇揚兩地的園林看起來別有韻味。上海,位于我國大陸海岸線中部的長江口,是中國大陸的經濟、金融、貿易和航運中心。隨著2010年世界博覽會的舉辦,上海更是名副其實的成為了一個閃耀全球的國際化大都市。在它的繁華背后,也具有著深厚的近代城市文化底蘊和眾多的歷史古跡,同樣擁有很多這樣的古典園林,上海的園林雖比蘇園不及,卻有著自己獨特的風格,今天去看一看散落在上海各地的古典園林。青浦“曲水園”,與嘉定“秋霞圃”,南翔“古猗園”,黃浦“豫園”,松江“醉白池”合為上海五大古典園林。
看過多少園林景觀,穿越了中國多少個省市城鎮,直到走進豫園才發現原來歸隱山林是那么近。這就有了“城市山林”:上海豫園的別稱?!俺鞘猩搅帧币矎囊欢ㄒ饬x上反映了豫園所處的環境。周圍是喧鬧繁華的都市,園內則充滿了山林野趣。 豫園簡介 豫園(Yu Garden)位于上海老城廂東北部,是上海市區唯一留存完好的江南古典園林,也是老城廂僅存的明代園林。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豫園始建于明嘉靖38年(1559年),萬歷5年(1577年)又加擴充,規模宏偉,被譽為“東南名園冠”。園主潘允端曾任四川布政使,建造此園是為“愉悅老親”,故名豫園。上海解放后加以全面
古典園林是一座城市的文化之根,上下幾百年的美麗和神韻在上海煥發出別樣的異彩。上海是一個古典園林儲備并不是很充分的城市。正因為這樣才使這份文化遺產更為珍貴。與其他的城區相比,上海嘉定區在古典園林的擁有量上絕對是一個富有的地方,擁有兩座古典園林:古漪園和秋霞圃。 基本慨況 秋霞圃是我國江南著名的古典園林,也是上海五大古園林之一。始建于明弘治十五年(1502),至今已有近500年歷史。由三座私家園林明代龔氏園、沈氏園、金氏園和邑廟(城隍廟)合并而成,全園面積45.36畝。該園分為四個景區:桃花潭景區(原龔氏園)、凝霞閣景區(原沈氏園)、清鏡塘景區(原金氏園)
上海的古典園林,多建于明清時代,多為官僚、文人所建的私人宅園。受蘇州園林的影響,面積較小,采用了小中見大及使亭臺樓閣等建筑與模仿的大自然統一等傳統造園手法,引導人們在咫尺小天地中領略自然美與藝術美。 古猗園簡介 古猗園位于上海市西北郊嘉定區南翔鎮。離市中心21公里,內有逸野堂、戲鵝池、松鶴園、青清園、鴛鴦湖、南翔壁6個景區,是上海最古老的攬勝之一,是江南名園之一。 古猗園占地10公頃。始建于明嘉靖年間1522-1566年),距今四百余年。古猗園的亭臺樓閣多臨水而建,與水景配合,體現了“亭臺到處皆臨水,屋宇雖多不礙山”的意境。古猗園以綠竹依依、
松江堪稱園林薈萃之地。自明代以來,私家園林漸多,明清間松江鎮冠冕云集,官邸園林比比皆是,而且園林主人大都是著名的畫家和詩人,他們心胸中丘壑、野趣運用于造園之中,布局精練爽朗,景點布局注重藝術,建筑線條簡潔明塊,色彩樸實無華,座座園林骨格清秀、古拙高雅、工藝講究,充滿詩情畫意。醉白池即為其中之代表。 醉白池簡介 醉白池位于上海市松江區人民南路,始建于l644年,為明代畫家董其昌觴詠處,也是名人學士常游之地。上海松江醉白池占地5公頃。與上海豫園、嘉定古漪園、秋霞圃、青浦曲水園并稱為上海五大古典園林,也是五大園林中是最古老的園林。現醉白池已被擴建為公園,園內
青浦曲水園位于上海青浦城廂鎮,曾稱靈園,原是城隍廟的附屬園林,始建于清乾隆十年(公元1745年),距今已有230多年歷史,具有較高的江南園林建筑藝術價值。 青浦曲水園簡介 曲水園坐北朝南,全園景物以凝和堂為中心,有覺堂、花神堂左右并峙,橫向一軸三堂,是園林中少見的。三堂垣墻相隔,曲徑相連,景色誘人。縱向也以凝和堂為軸,前堂后房(前:凝和堂,后:清籟山房),堂后有曲水長堤,環堤由鼎立之小濠梁、迎曦、恍對未來三景相繞。中以一山架二池為體(山:大假山小飛來峰,二池:荷花池、睡蓮池)。園景的布局是以湖區為中心,南面為各自成
上海的古典園林如果細算可不只五個、桂林公園、大觀園、 韓湘水博園、聞道園等都算一號,但如果綜合文化、設計、規模等要素,那還是得我們今天講的五大古典園林。 和蘇州園林集中在老城不同,上海這五大園林分散在上海的各個區域,東西南北都有,分別為 嘉定秋霞圃、南翔古猗園、青浦曲水園、松江醉白池,黃埔豫園 。除了豫園,其他離市區很遠。
高塘柴府花園---古典園林
經過一年 終于完成了 有淚也有喜
中式設計古典園林的九大特點 中式設計古典園林營造一種自然詩意的美妙意境一直是中國人的理想居住之處。自古以來無論是老莊自然之道的產生,還是以表現自然美為主旨的山水詩、山水畫和山水園林的出現、發展,都貫穿了人與自然和諧統一的哲學觀念。這種觀念在今天的風景園林景觀設計中仍然極其可貴。向中國傳統園林學習,貴在學其神韻,而非簡單的形式抄襲。 中式設計古典園林之山水之樂其樂無窮 仁者樂山,智者樂水,傳統中式設計古典園林的掇山理水不僅是構建園林空間骨架,更是在為整個園林的氛圍定下基調。唯有源于自然的景觀才能讓人長久品位,而不覺厭倦。這正是山水之樂,其樂無窮。
在學校 圖書館收集的一些江南園林圖片 ,希望對大家有用!01
在人和自然的關系上,中國早在步入春秋戰國時代,就進入和親協調的階段,所以在造園構景中運用多種手段來表現自然,以求得漸入佳境、小中見大、步移景異的理想境界,以取得自然、淡泊、恬靜、含蓄的藝術效果。構景手段很多,比如講究造園目的、園林的起名、園林的立意、園林的布局、園林中的微觀處理等。在微觀處理中,通常有以下幾種造景手段,也可作為觀賞手段。 一、抑景 中國傳統藝術歷來講究含蓄,所以園林造景也絕不會讓人一走進門口就看到最好的景色,最好的景色往往藏在后面,這叫做“先藏后露”、“欲揚先抑”、“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采取抑景的辦法,才能使園林顯得有藝術魅力。如園林入口處常迎門擋以假山,這種處理叫做山抑。 二、添景 當甲風景點在遠方,或自然的山,或人文的塔,如沒有其他景點在中間、近處作過渡,就顯得虛空而沒有層次;如果在中間、近處有喬木、花卉作中間、近處的過渡景,景色顯得有層次美,這中間的喬木和近處的花卉,便叫做添景。如當人們站在北京頤和園昆明湖南岸的垂柳下觀賞萬壽山遠景時,萬壽山因為有倒掛的柳絲作為裝
3個古典園林設計的SU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