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大部分“一戶建”住宅都采用了木質結構建造,但這類木質結構也要符合相關的耐火性能檢測。 日本的一戶建在建造底板下部的時候就會事先會鋪設一層防水、隔潮塑料薄膜,建造屋頂時也會鋪設相應的防水卷材。(防水卷材是一種使用比較多的防水材料,防水
11.0.1 木結構建筑的防火設計可按本章的規定執行。木結構建筑的耐火等級可分為Ⅰ級、Ⅱ級、Ⅲ級,不同耐火等級木結構建筑構件的燃燒性能和耐火極限不應低于表11.0.1的規定。
規范10.4.1;10.4.2;10.4.3都規定了木結構與各種建筑之間的最小防火距離,但規范沒有寫明這三個條例之間的優先等級。比如,木結構與一二級建筑防火間距不小于8,如果無門窗洞口則為4,外墻開口率小于10%就取5.問題是,當木結構與某一級建筑外墻開口率小于10%時,既滿足條例10.4.1,也滿足條例10.4.3,這時候,防火間距到底取8還是5呢?????
木材建成的房子還能防火防水還抗震?你沒看錯,一位日本友人在博客上發表了一篇日本建房記,詳細記述了日本木結構住宅的建造過程以及一些細節部分。博客里稱:“木料全部經過處理,防水防火,不會變形。這種房屋密閉性很好,大風刮上去無縫可鉆,就不會有中國房屋那種呼嘯聲。”防火防水還堅固,這種木結構住宅簡直分分鐘秒殺中國老式水泥房。據統計資料分析,日本“一戶建”住宅85%以上都是采用木結構的建造形式。日本人之所以喜歡木結構“一戶建”住宅,除了傳統的習慣外,木結構住宅使用壽命長、建設周期短、節能、生態、環保、抗震等特點,也是其受青睞的重要原因。更為重要的是,采用木結構的“一戶建”,可以實現工廠化生產和簡單快捷的現場組裝,使一棟二三層高、套內面積在 200平方米的“一戶建”私人獨立住宅,能夠在10天左右的時間,便能完成住宅的基本建設。下面實拍日本木結構住宅建設全過程...(圖文/新浪博客:大饞貓也來炒股票)
木結構通用規范廢止條文
1.0.1 木結構及其構件的安全等級不應小于三級。當結構構件、部件與結構的安全等級不一致時,應在設計文件中明確標明。 1.0.2 木結構設計工作年限應符合下列規定: 1 建(構)筑物結構不應小于50年; 2 橋梁結構不應小于30年; 3 易于替換的結構構件、部件不應小于25年; 4 當木結構構件、部件
木結構規范4.23.-2,說當構件矩形截面的短邊不小于150,其強度設計值可以提高10%,從字面理解是所有的強度,但是根據條紋說明對方木只是受彎才提高,疑惑中
2006年結構專業所用木結構規范到底是報名通知上寫的《木結構設計規范》(GB50005-2003),還是現在網上流傳的修訂版。?
http://www.savefile.com/projects.php?pid=783183這是一個下載列表,點擊該頁面的相關鏈接,即可下載目前資源列表:1.木結構工程驗收規范條文說明.pdf2.木結構設計規范.pdf3.木結構試驗方法標準.pdf4.【新版】試驗方法標準條文說明.pdf資源會陸續更新... ...
木結構國內工程質量驗收規范
木結構規范4.1.7第三條,對設計使用年限為25年的結構構件,r0不應小于0.95計算時如何考慮?計算時乘以比0.95大的不都是對的了嗎?
木結構規范4.2.3第1及第2款關于強度的調整問題,如對原木,當有螺栓孔時,要不要調整,另外對于短邊大于150mm的方木驗算齒連接時,強度要不要調整.
本帖最后由 jgytjz 于 2016-6-15 16:34 編輯 木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
木結構建筑線路這樣明敷符合標準要求嗎? 關于木結構建筑的線纜敷設,國家標準《木結構設計標準》GB 50005- 2017第 10.2.7條規定,木結構建筑中配電線路的敷設應采用下列防火措施: 1 消防配電線路應采用阻燃和耐火電線、電纜或礦物絕緣電纜; 2 用于重要
對考試者一定有用!
細心的人會發現世博會英國館的結構不是外面亞克力桿,而是木結構。北美的木結構占的市場份額很大。中國這幾年木結構也有點火。北京這段時間在準備建一座7層樓的木結構。全木。
(1)《木結構設計規范》5.1.1和5.1.2中的軸心受拉和軸心受壓構件要不要考慮結構重要性系數哦?(2)還有受拉和受壓構件的凈截面面積取法是否一樣哦?請各位高人解釋一下。
很多朋友都想居住木屋,可是又怕木屋潮濕,其實大可不必擔心,木屋都是經過防潮設計的。但大家最好奇的可能是木屋的防潮是如何設計的?今天小編就來為您介紹木屋防潮設計過程。 在一些情況下,建筑外殼需要結構強度,一些情況下的耐火等級,隔熱,還需要防止濕氣從建筑內部和外部兩個方向的運動。 潮氣進入或流出建筑物有三種機理: 1.擴散: 通過多孔材料如石膏墻板和覆面板,潮氣從高濕度區移向低濕度區。這個過程在很大的面積發生,因此為建筑外殼內需有蒸氣隔膜降低由擴散造成的濕氣流動。 2.漏氣: 潮濕空氣穿過建筑外殼的流動。漏氣發生在建筑外殼的縫隙或者不連續處,有可能大量集聚在墻和屋頂的空腔的潮氣。為了阻止漏氣,在建筑外殼內要求有空氣隔膜。 3.雨水滲入: 雨水滲入到建筑外殼內。天氣隔膜是理想的雨水滲入隔膜。天氣隔膜和其它的一些技術被用來阻止滲入。 增長的建筑節能關注,使建筑技術趨向改變建筑物空氣中承載的潮濕氣體的進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