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用TSSD 3.0計算連續梁,每當完成計算及配筋進入繪圖時,不能顯示連續梁的立面和全部剖面,只能顯示其中某一個剖面。不知何故?
哪位有“鋼-預應力混凝土組合連續梁橋”的資料,發上來參考一下。目前在做的項目有點特殊,為45+80+45的連續梁橋,中跨80米中中間40米為鋼箱梁,兩邊各20米為混凝土箱梁。哪位有沒有類似橋梁的資料,發上來參考一下,多謝了啊。。。。
論文簡介:摘 要:理論上,連續梁的支座都是有沉降的,但因種種原因,這種支座的沉降在連續梁計算時常被省略或忽視。本文分析了連續梁支座沉降對內力的影響 投稿網友:kglxhxg 上傳時間: 2013-07-11
本帖最后由 csccbjs 于 2015-10-2 09:22 編輯 如下圖,連續梁4跨,中間支座也是框架梁,此時4跨連續梁的配筋是怎么配?必須通常配嗎?底筋可以在中間梁支座處分別錨固嗎? 我覺得底筋是可以斷開分別錨固的,上部鋼筋應該通常配,當然能通則通。
> : > 多跨連續梁計算系統是依據港口工程技術規范(1998年)開發的工程輔助設計軟件,該系統考慮多種支撐方式(彈性支撐、剛性支撐、自定義支撐)、多種單元模式(普通梁單元、彈性地基梁單元)、多種連接方式(節點鉸接、節點固結)、多種荷載(集中力、均布力、滾動力),并且考慮二次現澆,此外該系統提供直觀的3D視圖方式顯示連續梁實體模型、荷載、作用效應等,并且為用戶提供完整的WORD格式報告書。 http://www.easydoing.net/setup/hl.exe
各位,本人設計了一個連續梁,梁的凈距一般,支撐寬度較大。我們院一般的做法是:計算跨度取支座中到中的距離,對于計算結果做以下調整:將剪力、支座負彎矩在支座范圍內的峰值消除,正彎矩不作調整。這樣一來由于支座寬度大,結構弄得計算跨度很大,正彎矩也很大。我想可不可以這樣處理,請高手指教。利用有限元計算,連續梁分為兩種單元,支座上的梁作為彈性地基梁,凈距內的梁就按一般的梁結構處理,對于計算結果我比較了一下,剪力和負彎矩與上述消峰的結果差不多,但是跨中彎矩明顯減少。我感覺這樣做沒有什么問題,不知各位專家對此有什么看法,敬請指教。
最近要做一個設計,欲求50+80+50左右跨徑的連續梁或剛構橋的圖紙一份,哪位同行老兄有資料,借給小弟參考一下,萬分感謝啊!!!
現澆連續梁裂縫的問題我們施工的橋剛澆了一聯,3跨75米,分上下2次澆筑,施工縫在箱梁與上頂板連接處,澆完下部后沒發現問題。澆完上部頂板后,頂板出現橫向裂縫,裂縫在中間50米范圍內,間隔2--3米,大部分橫向貫通、上下裂透,裂縫發展到第一次澆筑的下部箱梁為止。求教裂縫原因及處理辦法。
各位高手請問11,多跨連續梁分塊施工如何進行,2.采用什么樣的計算模型,3,標高如何處理,希望大家踴躍討論!!!!
最近用橋博斜彎橋模塊計算一座等截面5跨連續梁彎橋時遇到一點問題,請高手解答。當全橋均用單一截面1(如圖)時應力圖正常;但真實梁體結構是在靠近中橫梁處腹板及頂底板均變厚,見截面2(如圖)。于是在將靠近中橫梁的單元建成左右截面不同的單元,如圖三維圖。但將截面改變后應力圖變得非常離譜如圖,請高手解答。
現在我們正在做一個“先簡支后連續”的大橋,目前有些混凝土永久墊石頂面的平整度和高程稍稍超出了一點規范要求,但是現在業主又急著趕工期,不可能將永久砼墊石打掉重新做……現在我想請教一下,永久支座不平對連續梁有多大的影響?感謝各位能提供幫助!分析內容要多了或者是有個人論文可以讓分享一下的可以傳我郵箱:[email protected]
關于這個問題,論壇已經有人提問了。可是我還是迷茫,最近碰到一個磚混,但是中間有道縱墻全部沒有,然后是層層設梁,這樣就形成一道9跨連續梁,每跨7米,在中間出還有次梁傳來的荷載,是不是相當于傳給次連續梁一個集中力啊,關于這個連續梁的具體算法,那位高人指點下啊,還有個問題就是如果連續梁是不等跨呢,怎么算呢,很是迷茫,困擾我很久了。希望高手解答~~
VD右最大剪力應該為活載為CD和DE滿布,其余隔跨布置,最為不利,在上圖中應該怎么組合求出分布系數?請大家賜教
大家交流交流
自己做的一個勁性骨架計算(施工中已經使用),不知道有沒有好的改善的地方,大家一起討論,共同提高。
介紹了各種新建連續梁橋的設計,以及各種設計經驗
今天拍的一組多跨連續梁掛籃施工現場圖片,希望與各位同仁相互學習
想這樣的,軟件生成的是連續的,但有的人說是簡支的,我也搞不懂了,大家幫解答一下。還有,如果原本這2個梁不錯殼,全是占中布置,因為建筑需要,要把一個梁占中,一個梁與柱邊齊,如圖,柱為500x500,人為的把其中一個梁移動與柱邊齊,需要改支座配筋和梁底筋嗎?
按簡支跟連續梁的算法梁的底筋相差很大。
最近用midas設計一個連續梁,結果荷載加完運行結果之后,發現忘記考慮基礎沉降了。于是,我的問題是:要學習什么資料才能逐漸提高自己對于設計過程的全面了解,以至于不漏掉步驟(和需要考慮的東西)?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