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北京院氧化溝設計規程
今天又把CECS112:2000氧化溝設計規程翻看了一遍,發現表5.0.1中的污泥負荷Fw采用的是kgBOD5/kgVSS·d,為0.05~0.10,但后面的條文說明中也是0.05~0.10值,但單位為kgBOD5/kgMLSS·d!不知道哪一個才是對的,感覺規程不該犯這樣的錯誤!GB50014-2006中提出的0.03~0.08kgBOD5/kgMLSS·d
我這有點資料,有需要的就下載吧
目前,我國氧化溝技術水平與國際先進水平相比差距很大。究其原因,是我國還未系統地研究氧化溝技術與設備,對國際上氧化溝技術跟蹤也不夠。故對氧化溝技術的掌握尚不夠全面,在工程上還缺乏系統和科學的設計方法,對氧化溝新工藝、新池型、新配套設備了解甚少。我國現已引進數種氧化溝技術,應有條件來分析比較和吸收消化。 首先,氧化溝屬延時曝氣活性污泥工藝,其原理和參數已有大量文獻報道。氧化溝設計中除了要考慮碳源污染物的去除,還要考慮污水硝化和污泥穩定化問題。去除不同的污染物,設計參數和方法是不同的。例如,考慮污泥穩定的氧化溝設計,其設計參數主要考慮污泥齡和內源呼吸速率,而不是傳統活性污泥工藝中的污泥負荷,這時氧化溝的停留時間事實上是一個導出的參數。其次氧化溝最重要的特點之一是,專用的曝氣設備需要同時滿足池內充氧和推動水沿溝渠流動的要求。全面了解和掌握氧化溝的水力學特性尤為需要。有關設備的水力學特性,是廠家產品的特性。大部分設計單位恰恰掌握不夠,致使在設計中由于設備型號和參數不準,常常導致設計沒
本人現在做畢業設計,對(AAO)氧化溝感興趣!不知哪位高人能提供一份此法的設計實例,萬分感謝!可通過E-mail:[email protected]
合建式一體化氧化溝是指集曝氣、沉淀、泥水分離和污泥回流功能為一體,無需建造單獨二沉池的氧化溝。這種氧化溝設有專門的固液分離裝置和措施。它既是連續進出水,又是合建式,且不用倒換功能,從理論上講最經濟合理,且具有很好的脫氮除磷效果。 一體化氧化溝除一般氧化溝所具有的優點外,還有以下獨特的優點: ①工藝流程短,構筑物和設備少,不設初沉池、調節池和單獨的二沉池; ②污泥自動回流,投資少、能耗低、占地少、管理簡便; ③造價低,建造快,設備事故率低,運行管理工作量少; ④固液分離效果比一般二次沉淀池高,使系統在較大的流量濃度范圍內穩定運行。
哪位仁兄給我說一下DE氧化溝的算法?謝了!
熱控的設計規程哪里有的下啊?兄弟知道的告訴我啊.
論文簡介:城市產生的生活污水量大且處理率低或直接排入天然水體,造成嚴重的水體污染,更多的人開始關注和重視生活污水的處理。活性污泥法是處理城市生活污水最廣泛使用的方法,其中的氧化溝法是一種改良的活性污泥法,這種方法因出水水質好,管理簡單,費用低等優點,得到普遍的運用. 投稿網友:guai_11
圖紙簡介: 改良型氧化溝的初步設計平面圖給排水構筑物畢業設計 投稿網友: shaoxistop 上傳時間: 2013-11-25 圖紙省
本人現在做排水工程畢業設計,采用的是氧化溝工藝,請各位同行前輩門不吝賜教,提供給我一有用的資料,小生先謝謝了!!!!!!!!!!
這個問題來源于下面的鏈接,覺得有必要拿出來討論一下:http://co.163.com/forum/content/1867_511116_1.htm困惑是:既然氧化溝可以看作是多個AO段的串聯(距表曝機較近的下游區域為好氧段,其它為兼氧段),那么,單純采用負荷法設計就應該有局限性了——兩段的作用并不相同,AO類工藝中的有機負荷法設計思路都是針對O段——也就是說,應該有足夠的好氧反應時間以達到預期的目標。對于城鎮污水而言,有大量的數據可供參考,參照規范取個統一的負荷(包括A段和O段)應該沒有問題;但是對工業污水呢?特別是濃度比較高的——由于耗氧速率更快,照此設計,應該會出現O段反應時間不足、A段反應時間有余的局面的!如果真的存在這樣的問題,又如何進行控制呢?
那位高人知道氧化溝和二沉池合建的設計計算步驟?請教教我,盡量詳細,謝謝QQ:5007569E-mail:[email protected]或者論壇回復,謝謝
生物接觸氧化法設計規程.rar
給大家分享一本書!
作者:劉長榮, 常建一設置厭氧、缺氧段的Carrousel氧化溝(文中簡稱:A2/C氧 化溝)具有生物脫氮除磷功能,是目前城市生活污水處理的主流工藝之一。結合工程實例,從工作原理、工藝設計等方面對A2/C氧化溝進行了詳細介紹,可供從事污水處理工程設計的技術人員參考。 在污水脫氮除磷的工藝設計中必須具備厭氧、缺氧、好氧3個基本條件,但是在實施過程中由于所需的處理構筑物多、污泥回流量大,從而造成投資大、能耗多、運行管理復雜。A2 /C氧化溝將厭氧、缺氧、好氧過程集中在一個池內完成,各部分用隔墻分開自成體系,但彼此又有聯系。該工藝充分利用污水在氧化溝內循環流動的特性,把好氧區和缺氧區有機結合起來,實現無動力回流,節省了去除硝酸鹽氮所需混合液回流的能量消耗。 1 工藝流程及設計 1.1 工藝流程流經沉砂池的生活污水與二沉池回流污泥在A2/C氧化溝內設置的圓形混合井進行充分混合后進入厭氧區Ⅰ。該區分為3格,每格都設有水下攪拌器 以防止污泥沉淀。經厭氧反應后的混合液進入缺氧區Ⅱ,并與由氧化溝Ⅲ 經回流 通道Ⅳ進入缺氧區的回流液充
生物接觸氧化法設計規程.生物接觸氧化法設計必備!!
哪位大哥大姐有《氧化溝設計規程》《生物接觸氧化法設計規程》《寒冷地區污水活性污泥法處理設計規程》的電子版,我最近在整理給排水手冊規范資料,準備做一本給排水手冊規范的全集,就差以上三本了,誰有的話,行行好,發送給我,等全集做好了,送你一本!我的郵箱是[email protected],最好是這幾天,謝謝!
至今世界上已有850多座Carrousel和Carrousel 2000系統正在運行,實踐證明該工藝具有投資省、處理效率高、可靠性好、管理方便和運行維護費用低等優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