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水為工業廢水,硬度不高,COD、濁度較高,細菌較多,一般需要怎么樣的藥劑,初步設想是加點非氧化性殺菌劑920和高分子絮凝劑8102。
超濾產水143m3/h,反滲透產水107m3/h,純水經后處理進鍋爐。
做了一套鉛蓄電池行業的污水處理回用項目。污水處理工藝:pH調節+鉛沉淀+混凝沉淀+中和回用處理工藝:砂濾+UF+軟化+RO砂濾進水水質:電導4000左右,pH7.5,硬度180,COD很低幾乎沒有,無機鹽主要是Na2SO4.現在遇到一個奇怪現象,RO產水的pH值用pH計測出來是10.2,很奇怪,但用pH試紙測大概在8左右。剛開始懷疑pH有問題,但用3個PH計都是這個結果。想不通啊~~
中水回用是一種趨勢,現在比較流行的是用UF+RO處理,處理后的出水基本能滿足使用要求,但是反滲透的濃水處理是一個比較大的問題,如果直接排放那可能會超標,如果再回到生化池處理可能會影響污水處理的效果。不知道大家現在是如何處理的?歡迎大家一起來討論!
廢水回用反滲透的一般設計要點 主體反滲透裝置建議回收率70~75%。在很多項目里,反滲透回收率設置成80%以上,清洗
大家好,我剛學習純水和中水,問一個比較弱的問題,我按膜通量和要求的產水量,大致計算出了膜的支數,比如我算出膜應該用768支,工藝是2段,那么我該分為幾套呢,我想他們既然都是并列的,是不是分為2套,4套,8套都能行呢,請教大家,這方面是怎么設計的,都是需要膜廠家的軟件嗎,自己是否能合理的估算出來?
目前我這的中水只回用于道路綠化。中水供大于需,想到已經回用中水的城市學習一下。哪些城市已經將中水回用于沖廁、洗車等方面了呢?
什么是中水,中水這一詞是相對于上水〔給水〕、下水〔排水〕而言的。中水回用技術是指將小區居民生活廢〔污〕水(沐浴、盥洗、洗衣、廚房、廁所)集中處理后,達到一定的標準回用于小區的綠化澆灌、車輛沖洗、道路沖洗、家庭坐便器沖洗等,從而達到節約用水的目的。 廢水回用,通常與中水回用混為一談,但是有所不同,廢水回用指工業廢水經過UF+RO工藝回用到生產線,循環使用的,回收率相對低于75%,非用于綠化澆灌、車輛沖洗、道路沖洗、家庭坐便器沖洗等。 回用水:以上二種都可以稱作回用水,但一般廠家為提高回收率都有會結合起來做。 中水回用,就是
我在做一個方案,用到了反滲透反應器。在這個過程中,我忽然想到,雖然反滲透將污水中的鹽分都截留了下來,但是并沒有把它們給轉化或消解。它們依然是存在的,不過是從低濃度變為了高濃度,從大水量轉變為小水量。我們怎么才能徹底解決這個問題呢?反滲透濃縮后的高濃度含鹽水該如何處理?
我化驗時取了多種水樣,有自來水、井水、ro水、軟化水、冷凝水、蒸餾水、一級ro濃水,用500ml礦泉水瓶裝的。時間久了發現濃水生出綠苔,前面加了紫外線的,為什么還會生綠苔?自來水、井水為什么不生?請各位指點迷津。
各位好友,請問誰會進行反滲透膜組件的安裝?留下聯系方式?謝謝
在一些每小時產水量10噸以下的系統中,二級反滲透加EDI是否是必須的?這個問題讓我這個這個老菜鳥有點糾結,正兒八經我也知道應該用二級,但是看過很多直接用一級反滲透的系統,甚至某進口EDI模塊的業務也說一級沒問題,論壇里的各位高人怎么看?求解?用一級反滲透到底會有什么不良后果????
1.反滲透在運行的過程中,一段產水電導正常,二段產水電導超標很嚴重,這是為什么?2反滲透進水COD在60左右,導致膜存在嚴重的有機物污堵,該如何維護或用什么清洗效果較好
我公司有兩套反滲透水理設備,而且是二級反滲透,因為對水質要求較高這樣一段時間后就需要更換“反滲透膜”,用的是"陶氏",每更換一次就要二十多萬元。請教大家有沒有相似的情況,有沒有什么好的辦法節省費用。如這種反滲透膜能回收嗎?
《反滲透水處理應用技術問答》有人有這本書嗎,上傳個學習下
反滲透系統最終是需要進行清洗的,在你的RO系統表現出污染的傾向、長時間停運之前、或按計劃進行常規保養時,建議你清洗RO系統。當出現下列污染特征(標準化后產水量下降10~15%,標準化后產水水質下降10~15%,或者給水與濃水間的壓降增加10~15%)時,表明你的RO系統需要清洗了。 由于RO系統出現污垢而需要清洗的頻率隨地點的不同而不同,一般習慣上可接受的清洗頻率是3~12個月一次。如果每個月你不得不清洗一次以上,你就應該改善RO的預處理系統,調整RO系統的運行參數,如果每1~3個月需要清洗一次,則需要在提高當前設備的運行水平上做工作,但是否需要改進預處理系統較難判斷。 在RO設計中通常會忽視使用RO產品水沖洗系統中的污垢,采用該法可減少RO的清洗次數。在設備停運期間用產品水浸泡RO膜組件有助于溶解垢和松散沉積物,因此降低化學清洗頻度。 污垢地點不同所需要清洗掉的污垢物也不同,但往往存在的污染物不止一種,因此使問題復雜化,常見的污染物種類有: ? 碳酸鈣垢 ? 硫酸鈣
反滲透過程應視為一個總系統,他包含各組成部分及依據。這些依據可作為設計RO系統時的指南。每一部分與每一交界處都將有合宜的操作開關及連接,以保證系統的長期使用性能。每一部分及每一系統都有能滿足用戶需要的經濟、性能的折中辦法。1、最終用途 首先考慮的是產品水的具體用途。對飲用水,通常要求滿足有關衛生標準。然而產品的性能并不全部嚴格的要執行標準值,因為嚴于產水水質將增加產品水的運行費用,會產生負面影響。2、后處理 在RO透過液使用前,通常需要對其做一些后處理。如需要脫氣,以去除為控制結垢對進料水酸化而產生的二氧化碳,防止下游系統遭到腐蝕。后處理的要求取決于應用,需按具體情況加以確定。
中水回用中源水中溶解的有機或無機污染物,在投加氧化劑或還原劑后,由于污染物與藥劑的氧化還原反應,把廢水有毒有害的污染物轉化為無毒或微毒物質的方法,稱為氧化還原法。氧化還原的目的是將污染物氧化還原成無害的終端產物或較易被物降解的中間產物,通過氧化還原,可使水中的有機物和無機物氧化還原分解,降低了水中的BOD、COD。在化學反應中,氧化和還原是并存的,元素(原子和離子)失去或得到電子,引起化合價升高或降低,失去電子叫氧化,得到電子叫還原,失去電子的物質稱為還原劑,得到電子的物質稱為氧化劑。氧化還原的電子得失理論,用于闡明無機物的反應原理是適宜的,但無法用來闡明有機物的氧化還原過程,因為有機物在氧化還原反應中沒有明顯的電子得失。對于有機物的氧化或還原的過程,可以按照加氧或加氫反應來判斷,把加氧或去氫的反應稱為氧化反應,把加氫或去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