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整理的生活垃圾填埋場常用環境監測方法,遺漏之處請多包涵!1、氣體類
城市生活垃圾衛生填埋場技術與管理手冊
現今,垃圾中轉站,垃圾填埋場等垃圾廢氣產生場所的垃圾廢氣除臭措施與除臭技術主要針對集中排放的惡臭物質,根據廢氣物質成分與釋放的差異的廢氣處理方式分為吸附法、吸收法、燃燒法、冷凝法、膜分離法、電化學氧化法、光催化降解法、等離子體分解法、電暈法、生物法等10種,妥善解決垃圾填埋場的惡臭問題。 1)吸附法 垃圾惡臭廢氣的吸附劑以活性炭居多。 由于吸附劑往往具有較高的吸附選擇性,因而具有較高的分離效果,能脫除痕量物質,但吸附容量一般不高(約40%,甚至更低)。一般活性炭脫臭多用于復合惡臭處理的末級凈化。吸附法還常常與其他凈化方法(吸收、冷凝、催化燃燒)聯合使用。 缺點是廢氣處理設備體積大,流程復雜,當垃圾廢氣中有膠粒物質或其他雜質時,吸附劑易失效。 2)吸收法 吸收法是利用物質溶解度的不同分離氣態污染物的方法。 吸收法凈化
看到壇子里有求《生活垃圾衛生填埋場封場技術規程》2007版的,把自己找到的電子版和編制說明一起上傳共享。
城市生活垃圾衛生填埋場技術與管理手冊.pdf
生活垃圾填埋場污染控制標準
本人在杭州一家設計院做生活垃圾填埋場工程設計,希望結識全國職業同行,共同交流進步,目前手上有些積累的資料,因為作為附件比較大,有需要的同行可以留下郵箱,或者加我qq306482927,請注明網易土木在線,謝謝![ 本帖最后由 urd-wf 于 2011-3-19 16:03 編輯 ]
三峽庫區相關生態環境監測技術研究 由科技部科研院所社會公益研究專項資助,中國測繪科學研究院、國家環??偩中畔⒅行?、國家地質調查局水文地質工程地質技術方法研究所、武漢大學等單位共同承擔完成的“三峽庫區相關生態環境監測技術研究”近日通過驗收。該項目綜合應用遙感、GIS、GPS等技術對三峽庫區土地利用/植被覆蓋變化、水質、滑坡災害進行監測和過程建模,取得了多方面研究成果: 1、形成了比較完整的“3S”技術與常規監測相結合的庫區土地利用/植被覆蓋、水質水環境、地表形變與滑坡災害監測技術流程,實現了點-面相結合的連續監測與時空建模; 2、比較全面地掌握了三峽庫區典型試驗區土地利用/植被覆蓋、水環境、滑坡等生態環境現狀,獲得了不少有價值的結論,對庫區生態環境管理和保護具有的參考價值; 3、通過結合1990年以來的多期Landsat TM/ETM數據、2000年以來的Terra/MODIS數據及地面調查資料進行分析,基本掌握庫區近年土地利用/植被覆蓋宏觀變化的空間分布基本情況及成原因,得出有一些重要結論,可為重
生活垃圾填埋場污染控制標準2008
某鎮生活垃圾填埋場施工組織設計
主要是flash做的課件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速,城市垃圾填埋場已成為城市環境治理的重要問題。垃圾填埋場的焚燒發電技術是一種新型的垃圾處理方式,可以有效減少垃圾的體積,同時還能產生電能,具有顯著的環保效益。本文將就垃圾填埋場焚燒發電技術進行深入探討。城市垃圾填埋場是城市垃圾的主要處理場所,然而,傳統的垃圾填埋方式不僅占用大量土地,還可能對環境造成污染。近年來,垃圾焚燒發電作為一種新型的垃圾處理方式,逐漸受到廣泛關注。通過將垃圾進行焚燒,可以減少垃圾的體積,同時還能產生電能,具有顯著的環保效益。垃圾填埋場焚燒發電技術主要利用高溫焚燒的方法將垃圾轉化為熱能,再通過發電機將其轉化為電能。該技術需要滿足一定的條件,如垃圾的濕度、含碳量等。同時,為了確保焚燒過程的順利進行,還需要采取一定的安全措施,如煙氣處理、廢水處理等。垃圾填埋場焚燒發電技術具有顯著的優勢。首先,
生活垃圾衛生填埋場現場運行指南
以上是GB2013的條文,我看了幾家設計院的圖紙,都是說碎石導流層上粗下細和規范正好相反。我在思考,國家規范中的碎石導流層層上細下粗設置,是出于怎樣的考慮?有沒有知道的告訴一聲,謝謝!
一個垃圾填埋場20萬平方米,現已接近完工,設備安裝即將完成。一期、二期庫區已挖好、鋪好土工布+防滲膜。現在面臨的問題是,初期倒入的垃圾很少,但20ha面積收集的雨水有很多(5立方/s),都匯入調節池,如果要處理的話,成本高、效果差,垃圾場設計時并沒有考慮把這些雨水另外排出!如果不處理,直接排放,將產生污染,老百姓有意見、不同意!該如何辦?另增設雨水排放管道?把庫區的雨水引走,不流入垃圾堆中?
現有兩座已建好的垃圾垃圾填埋場,每座日傾倒垃圾100噸左右,政府找到我們,要承包經營,包括固廢處理及滲濾液處理,我是做水的,沒接觸過垃圾填埋場,有經驗并有興趣的請與我聯系!互惠互利!電話13985110066
請教大家,關于垃圾填埋場封場時,整形與處理時,邊坡小于10%,就可以不采用臺階式收坡嗎?那是用什方式收坡呢?這樣好不好?行不行?請各位大俠指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