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智能建筑質量驗收規范下載,弱電專業必看。
建筑智能化系統相關設計規范? 《智能建筑設計標準》 GB/T 50314-2006? 《電子信息系統機房設計規范》 GB 50174-2008? 《電子信息系統機房驗收規范》 GB50462—2008? 《建筑物防雷設計規范》 GB 50057-1994(2000)? 《供配電系統設計規范》 GB50052-2009? 《低壓配電設計規范》 GB 50054-2011? 《智能建筑工程質量驗收規范》 GB 50339-2003? 《建筑物電子信息系統防雷技術規范》 GB50343-2004? 《計算站場地技術要求》 GB2887-1989? 《計算站場地安全技術》 GB9361-1988? 《計算機機房用活動地板的技術要求》 GB6650-1986? 《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范》 GB50045-95(2005年版)? 《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范》 GB50016-2006? 《建筑內部裝修設計防火規范》 GB50222-95 (2001年版)
智能建筑有關問題探討 --------------------------------------- 作者:gaoshou 〖摘 要〗 本文涉及提高智能建筑運行應注意的事項,智能建筑的標準及設計規范制訂的重要性,變送器(傳感器)及執行器選擇的原則等問題?!缄P鍵詞〗 智能建筑 標準 設計規范 變送器 執行器 智能建筑最近幾年在我國發展很快。許多公共設施,高層建筑,甚至住宅小區都要求智能化,智能建筑熱就要到來或已經到來。任何新事物剛一出現人們都有一個認識過程,一旦被人們認識了,很快就會引起一股熱潮,但有熱就會有冷,當熱過了頭的時候就要適當冷一點,否則會象人一樣熱過了頭就會生病。一、我國智能建筑概況 我國智能建筑開始于80年后期與90年代初, 1991年曾派人去當時瑞士能德公司(后改名為蘭吉爾公司,是西門子樓字科技之金屬公司,其樓字自控系統S600品牌為蘭吉爾·駟法)進行了技術培訓與學習。隨后便與該公司聯合在國內推廣樓字自動化系
1、為什么乙二醇次級泵需要變頻啟動,而初次泵卻不需要? 2、距離低壓配電配電室較遠的漏電開關是否需要返回漏電跳閘信號?如果需要,高層的漏電開關是否要拉很長一段信號線? 3、什么場合的排風機二次圖不需要DDC接點? 4、為什么冷卻水泵要加電子式脫扣保護? 5、3XDZ 6UL-F;2XKZ 2-95分別表示什么器件,應用場合? 6、低壓無功補償柜電容量是如何確定的?有沒有具體公式?
《智能建筑設計規范》2007版 已經發行并于2007年7月1日開始執行。我到標準站沒買到到網上也沒搜到。希望能有高人傳上來。
智能建筑工程質量驗收規范.rar
達實智能大廈,這棟坐落于深圳南山區高科技產業園內并不起眼的建筑,近期成了全國各地政府官員考察的重點,核心原因有兩個,“智能”與“節能”。達實智能董事長劉磅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建筑節能市場空間巨大,企業做到500億產值也不用轉型。而隨著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節能環保產業的意見的印發,“開展綠色建筑行動”提上日程,這更讓耕耘建筑節能領域近20年的劉磅篤信,行業的黃金期已經到來。 效率:讓建筑節能超20% 達實智能的宗旨是“讓建筑更節能”。劉磅解釋稱,這個“更節能”是指在建筑設計、材料、新能源等一次性投入之節能手段之后,通過高技術手段和管理方法,在運營過程中讓建筑實現節能之意。 據了解,目前達實智能是唯一可以提供建筑機電設備全生命周期的節能服務公司,其業務涵蓋從招
這是一份比較完整的關于智能建筑與物業設施管理的論文是我從網上無意找到的,內容比較全面,觀點較新!希望對大家有用??!
提供各種智能建筑內系統的驗收表格,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看看
當前,能源與發展之間的矛盾已經成為了社會各界普遍關注的問題。要緩解我國能源資源與經濟社會發展的矛盾,必須立足國內,顯著提高能源資源利用效率。要堅決實行開發和節約并舉、把節約放在首位的方針。鼓勵開發和應用節能降耗的新技術,對高能耗、高物耗設備和產品實行強制淘汰制度。要抓緊制定專項規劃,明確各行業節能降耗的標準、目標和政策措施。抓好重點行業的節能節水節材工作。鼓勵發展節能環保型汽車、節能省地型住宅和公共建筑。 通常,人們認為節能主要是家電企業面對的課題,實則不然,建筑、IT都需要節能。記者日前走訪了太極樓宇事業本部,那里的工作人員對建筑節能有著較為深刻的認識。 智能建筑領域節能潛力巨大 當前,建筑節能目前已經引起了人們的重視。通常情況下,談到建筑節能時,人們可能就會想到從材料、設備等方面入手,主要是指建筑使用過程中能耗,主要包括建筑采暖、空調、熱水供應、炊事、照明、家用電器、電梯等方面的能耗。建筑節能就是要在保證和提高建筑舒適性的條件下,合理使用能源,不斷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但據有關報道,我國政府部門的能源消耗占社會能源總用量的5%,能源費用開支一年
轉貼 為了避免雷電襲擊,防止因電源碰地,電源感應電勢或地電勢上升時,對布線系統可能造成的損害,抑制電磁干擾對綜合布線系統的不良影響,在綜合布線系統的設計與施工中,應充分考慮采取必要的電氣防護和接地措施。(1)PDS的電氣防護 在許多情況下,布線系統可能處于危險環境中,常見的危險環境有:①線纜從戶外引入建筑物時,可能遭受雷擊的危害;②工作電壓超過250V的電源線碰地;③地電勢上升到250V以上引起的電源故障;④250V以上的50Hz交流感應電壓。因此,為了防止布線系統遭受損害,應對它采取過壓保護和過流保護等電氣保護措施。 綜合布線系統的過壓保護,宜選用氣體放電管保護器;過流保護宜選用能自恢復的過流保護器。氣體放電管保護器使用斷電或放電間隙來限制導體和大地之間的電壓。放電間隙介于陶瓷或玻璃密封外殼內部的兩個金屬電極之間。密封外殼內部充有減壓氣體,使金屬電極間承受多次放電打火,從而獲得更大的電極間隙。氣體放電管的良好放電性能及低價格,使其成為磁片保護器的良好替代物。(2)PDS的防火問題 當大對數綜合布線主干線電纜
我在看<<智能建筑設計標準>>的第五節"建筑設備監控系統"時,看到設計分為甲級,乙級,丙級標準,請問各位大蝦,這三種標準是按什么來劃分的?謝謝
千家導讀:智能建筑的概念已經進入中國十余年,大家對于什么是智能建筑也有不同的看法,從原來的3A到后來的5A,這個是筆者查找到的國外對于智能建筑的定義,供大家參考。 過去的20年來,已經有許多的關于“智能建筑”的概念的討論,也在許多論壇上進行定義與量化,分析智能建筑的真正含義。最終的結果是說清楚具體的智能建筑的概念是很困難的事情,我們對于“智能建筑”的定義為: “利用技術和工藝,為業主創造一個更安全和更富有成效的運作效率的建筑就是智能建筑” 。 這個結論的得出是因為:這些包含高級技術和工藝的建筑物會使得建筑運營成本降低,良好的環境會擁有更多的業主。無論項目是用于自住、企業辦公,政府和其他機構,智能建筑所帶來的好處就是一個即時的投資回報率、更高的員工生產力,并節省相應的運營開支。為了未來的發展,智能建筑與未來的市場租金,更高的市場回報、更高的入住與節省更多的開支。總體來講,智能建筑將開創一個雙贏的局面! 讓我們先看看智能建筑在設計過程的步驟。決定要做一個智能建筑的項目,就要在前期設計過程中做相應的調整。在建
1、為什么乙二醇次級泵需要變頻啟動,而初次泵卻不需要? 2、距離低壓配電配電室較遠的漏電開關是否需要返回漏電跳閘信號?如果需要,高層的漏電開關是否要拉很長一段信號線? 3、什么場合的排風機二次圖不需要DDC接點? 4、為什么冷卻水泵要加電子式脫扣保護? 5、3XDZ 6UL-F;2XKZ 2-95分別表示什么器件,應用場合?
希望對大家有用!
大家看看有沒有用,有用的頂一下
K 建筑給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42-2002) L 通風與空調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43-2002) M 建筑電氣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303-2002) N 電梯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310-2002) O 智能建筑工程質量驗收規范(GB50339-2003) 建設工程文件歸檔整理規范 (GB/T50328-2001) http://co.163.com/forum/content/95_338685_1.htm
智能化系統在國內隸屬于建設、公安、郵電、廣電、消防、電業等行業管理,技術涉及自控、通信、計算機、電子、傳感器、機械等領域,因此必須成立智能化專家委員會,由政府牽頭,起草本地的智能系統設計、施工、驗收、評估規范。并對設計、總承包商和智能化物業管理的資質進行認證和復核。 (1)智能化專家委員會的成員很重要,一定要由業內資深人士組成,否則,會對市場產生誤導,給國家和業主造成極大的損失。智能化系統的建設是工程項目,專家委員會里的委員必須是從事智能化系統研發和工程項目出身的,智能化專家委員會的常務專家應該是智能化各個領域里的妓妓者,不僅具有理論水平,而且具有豐富的產品研發經驗或工程經驗,在指尋|方向的同時,也能實實在在地為業主解決實際問題,專家要能在工程審驗過程中看出存在的實際問題。特別要強調一點的是要多吸納一些計算機網絡和多媒體方面的人才進智能化專家委員會。 (2)網絡建設問題?,F在有許多公司自己沒有城域網,又吹噓由它建設的高速小區局域網,能解決上網的“瓶頸"問題,實際上常常不是那么回事。我們先分析一下上網慢的原因。美國上網用戶占總人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設部 公告第159號建設部關于發布國家標準《智能建筑工程質量驗收規范》的公告 現批準《智能建筑工程質量驗收規范》為國家標準,編號為GB 50339—2003,自2003年10月1日起實施。其中,第5.5.2、5.5.3、7.2.6、7.2.9、7.2.11、11.1.7條為強制性條文,必須嚴格執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設部 2003年7月1日 前 言本規范是根據建設部建設技函[2001]002號文件《關于成立<智能建筑工程質量驗收規范>編寫工作領導小組和編寫工作組的通知》的要求,由清華同方股份有限公司會同其他參編單位組成規范編寫組編寫完成的。在編寫過程中,規范編寫組開展了專題研究,進行了比較廣泛的調查分析,認真總結了近年來我國在智能建筑工程質量控制和質量驗收方面的實踐經驗,部分汲取了有關國際標準,以《智能建筑設計標準》GB/T 50314—2000為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