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平面長達70米,應設伸縮縫或做后澆帶,但也可以在板中添加一種膨脹劑,就不需要做伸縮縫或后澆帶了,有哪位高手知道是哪種膨脹劑啊???
下圖是后澆帶的傳力工字鋼,想請問一下,這個工字鋼端部的鐵板起什么作用,加強錨固作用還是防水作用。還是兩個作用都起。
新的混凝土規范在構造規定一章中明確規定了伸縮縫最大間距可適當增大的條件之一是混凝土澆筑采用后澆帶分段施工。 高層規程第4.3。13條也提到了用后澆帶可適當放寬伸縮縫的間距。 我最近碰到一個鋼筋混凝土全框架結構三層以下連帶裙房有80米長,只用后澆帶沒設伸縮縫的設計圖紙,我一直不敢這么大膽,我不明白后澆帶在一定時期(一般是工程完工二個月吧)封閉后,整個結構再遇溫度變化,如夏季的40度高溫,冬季的零下20度低溫,結構就不再熱脹冷縮了嗎? 不少老設計師強調后澆帶不能代替伸縮縫,最多它可以對少許超過伸縮縫最大長度時如60米起到點緩解作用,不知各位大蝦如何理解?
本帖最后由 wuji5512 于 2014-8-5 14:41 編輯 原來的圖怎么不見了?
建筑施工中后澆帶的功能作用與施工技術分析
現在的工程中后澆帶使用的比較頻繁,請教一下:它起到的作用是不是就是沉降縫、抗震縫、伸縮縫的作用?另外,后澆帶不是要從上到下全部斷開,如果建筑沒地下室的話,需不需要在地梁處也斷開?
見圖[ 本帖最后由 zyx66668 于 2011-5-18 07:57 編輯 ]
:L梁下部砼未鑿除、主體結構未封頂
如圖,低壓側變壓器進線柜,為什么還要安裝下面這個斷路器呢?它起什么作用呢?[ 本帖最后由 lyx_1227 于 2012-11-14 12:58 編輯 ]
最上面 中間一斜杠帶接地是什么符號
是回風口嗎?這個是在走廊里面的,和送風口在一起
我看到這樣的支撐系統,是在摸板拆除以后的,請大家指點一下,這樣做可以嗎??施工單位說是沒問題的,沒違背規范.我找了一個下午,還真沒找到哪不規范上說這樣不行的.我個人的意見是認為由于后澆帶受的剪力比較大,應該不能這么做的.而且后來的支撐系統再怎么好,也沒有一開始的好.我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遇到這樣的問題,有遇到的話是怎么處理的?有沒有哪個規范里有說明?請指教!謝謝!
我在做一27層框支剪力墻結構,62m長,設后澆帶時遇到麻煩上部結構設好后,由于基礎是樁伐基礎,樁是滿堂布置后澆帶設到樁頂了.如果躲開樁就設到上部結構的剪力墻上了.請問各位大蝦后澆帶上下不貫通可以嗎?
有沒兄弟有知道這是啥啊,多少錢這個
請教高手們一個問題:室外消火栓是怎么用來撲滅火災的,150的保護半徑和120的間距是怎么來的呢?還有水泵結合器所需要的室外消火栓可以用滿足室外水量的室外消火栓來提供水量嗎?(拘我師父說是要單獨加設相應數量的室外消火栓,與保護室外的消火栓要分開;可是我現在的老板卻說只要15-40M內有相應數量的室外消火栓就可以了!兩人意見不同所以只好來這里問問了)
請教大家,不同管材的作用!!!分別走什么介質!!!管徑是如何選定!!!!!!!!!!!!
作為后澆帶,按照混凝土規范,可以加大主體伸縮縫的間距,但是規范用了“適當”這個詞,不知道大家在應用時如何把握,超長多少為“適當”。另外,后澆帶是否用加補強筋,原有的鋼筋是否貫通(高規中提到此處筋采用綁扎搭接,然而我的同事在做過的工程中都是貫通)。請高手不吝賜教。
底部框架-抗震墻房屋的抗震墻是結構作為第一道防線的抗側力構件,它的作用相當于框架-抗震墻結構中抗震墻,GB50011規范6.5.1條規定,抗震墻周邊應設置梁(或暗梁)和邊框柱(或框架柱),底部框架-抗震墻房屋的此規定,是參照框架-抗震墻結構中抗震墻的要求制定的。 帶有邊框的抗震墻,周邊設置梁(或暗梁)和邊框柱(或框架柱)對抗震墻起約束作用,可以提高抗震墻的極限承載力及對地震能量的耗散能力,且有利于墻板的穩定,即使抗震墻破壞后,周邊的梁和邊框柱仍能承受豎向荷載。
樓座與地下車庫套著,地下車庫施工完畢后主體剛到三層,樓座也車庫之間有后澆帶,由于基坑放坡較大,施工工作面較小,想急著回填,但是主體尚未完工,后澆帶不能澆筑,現在能否回填?還有,深基坑降水費用較高,土方回填后后澆帶處開始漏水,這樣做是否合理?請問高手還有更好的施工方法沒?
頂板后澆帶止水鋼板迎水面像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