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找到的,拿出來大家共享
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范 第一章 總則 1.0.1 為了防止和減少高層民用建筑(以下簡稱高層建筑)火災的危害,保護人身和財產的安全,制定本規范。 1.0.2 高層建筑的防火設計,必須遵循“預防為主,防消結合”的消防工作方針,針對高層建筑發生火災的特點,立足自防自救,采用可靠的防火措施,做到安全適用、技術先進、經濟合理。 1.0.3 本規范適用于下列新建、擴建和改建的高層建筑及其裙房: 1.0.3.1 十層及十層以上的居住建筑(包括首層設置商業服務網點的住宅); 1.0.3.2 建筑高度超過24m的公共建筑。 1.0.4 本規范不適用于單層主體建筑高度超過24m的體育館、會堂、劇院等公共建筑以及高層建筑中的人民防空地下室。 1.0.5 當高層建筑的建筑高度超過250m時,建筑設計采取的特殊的防火措施,應提交國家消防主管部門組織專題研究、論證。 1.0.6 高層
第一節 一般規定 1.1 高層建筑的防煙設施應分為機械加壓送風的防煙設施和可開啟外窗的自然排煙設施。 1.2 高層建筑的排煙設施應分為機械排煙設施和可開啟外窗的自然排煙設施。 1.3 一類高層建筑和建筑高度超過32m的二類高層建筑的下列部位應設排煙設施: (1)長度超過20m的內走道。 (2)面積超過100m2,且經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較多的房間。 (3)高層建筑中的中庭和經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較多的地下室。 1.4 通風、空氣調節系統應采取防火、防煙措施。 1.5 機械加壓送風和機械排煙的風速,應符合下列規定: (1)采用金屬風道時,不應大于20m / s。 (2)采用內表面光滑的混泥土等非金屬材料風道時,不應大于15m / s。 (3)送風口的風速不應大于7m / s;排煙口的風速不應大于10m / s。 第二節 自然排煙
一般規定 1.1 高層建筑的防煙設施應分為機械加壓送風的防煙設施和可開啟外窗的自然排煙設施。 1.2 高層建筑的排煙設施應分為機械排煙設施和可開啟外窗的自然排煙設施。 1.3 一類高層建筑和建筑高度超過32m的二類高層建筑的下列部位應設排煙設施: (1)長度超過20m的內走道。 (2)面積超過100m2,且經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較多的房間。 (3)高層建筑中的中庭和經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較多的地下室。 1.4 通風、空氣調節系統應采取防火、防煙措施。 1.5 機械加壓送風和機械排煙的風速,應符合下列規定: (1)采用金屬風道時,不應大于20m / s。 (2)采用內表面光滑的混泥土等非金屬材料風道時,不應大于15m / s。 (3)送風口的風速不應大于7m / s;排煙口的風速不應大于10m / s。以上內容均為本人轉載精心研究,專業為上,歡迎大家關注
自然排煙2.1 除建筑高度超過50m的一類公共建筑和建筑高度超過100m的居住建筑外,靠外墻的防煙樓梯間及其前室、消防電梯間前室和合用前室,宜采用自然排煙方式。2.2 采用自然排煙的開窗面積應符合下列規定:(1) 防煙樓梯間閃室、消防電梯間前室可開啟外窗面積不應小于2.00m2,合用前室不應小于3.00m2(2)靠外墻的防煙樓梯間每五層內可開啟外窗總面積之和不應小于2.00m2 (3)長度不超過60m的內走道可開啟外窗面積不應小于走道面積的2% (4)需要排煙的房間可開啟外窗面積不應小于該房間面積的2%。 (5)凈空高度小于12m的中庭可開啟的天窗或高側窗的面積不應小于該中庭地面積的5%。 2.3 防煙樓梯間前室或合用前室,利用敞開的陽臺、凹廊或前室內有不同朝向的可開啟外窗自然排煙時,該樓梯間可不設防煙措施。 2.4 排煙窗宜設置在上方,并應有方便開啟的裝置。以上均為本人轉載,了解更多信息,歡迎關注暖通空調公眾號:HAVC01
高層建筑防火排煙設計規范如下: 1高層建筑內應采用防火墻等劃分防火分區,每個防火分區允許最大建筑面積,不應超過5.1.1的規定。 2高層建筑內的商業營業廳、展覽廳等,當設有火災自動報警系統和自動滅火系統,且采用不燃燒或難燃燒材料裝修時,地上部分防火分區的允許最大建筑面積為4000㎡;地下部分防火分區的允許最大建筑面積為2000㎡。 3當高層建筑與其裙房之間設有防火墻等防火分隔設施時,其裙房的防火分區允許最大建筑面積不應大于2500㎡,當設有自動噴水滅火
其中包括混凝土&砌體結構&鋼結構
摘要:高層建筑是建筑行業一個發展方向,它的意義非同一般。對于一個高層結構的設計,遇到的問題可能錯綜復雜。本文建筑設計論文從高層建筑的結構設計特點出發對建筑抗震進行了必要的理論分析,從而探索高層建筑的設計理念和抗震措施,對高層建筑結構發展趨勢作了簡明的敘述。關鍵字:高層 結構 設計 抗震隨著科學的發展和時代的進步,高層建筑如雨后春筍般的出現。高層建筑的高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個國家的綜合國力和科技水平,世界著名的建筑更是建筑史上的紀念碑。但是如果高層建筑因結構設計不清,而造成結構布置不合理,不僅會造成大量的浪費,更重要的是給高層建筑留下了結構質量的安全隱患。因此高層建筑的結構設計就顯得尤為重要了。一 結構設計特點 1.1 水平載荷是設計的主要因素 高層結構總是要同時承受豎向載荷和水平載荷作用。載荷對結構產生的內力是隨著建筑物的高度增加而變化的,隨著建筑物高度的增加,水平載荷產生的內力和位移迅速增大。 1.2 側
建筑抗震設計規范局部修
摘要:隨著經濟建設的快速發展,城市建筑的高度越來越高,體型變得更加復雜,同時建筑的抗震設計也顯得更加重要和復雜。本文對高層建筑結構抗震設計進行探討,重點分析了建筑抗震設計方法以及隔震結構設計,確保建筑的抗震效果。 關鍵詞:高層建筑;抗震設計;隔震結構設計;應力;基礎 我國是遭受地震災害較為嚴重的國家之一,在汶川大地震之后,地震災害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城市建筑建筑的高度越來越高,體型變得更加復雜,抗震設計也變得愈加困難。“小震不壞、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設計理念是得到普遍認可的,在這種情況下,如何做好建筑的抗震設計是工程設計的重要話題。 1荷載與應力分析 1.1荷載與外力的種類 建筑的荷載指的是使結構或構件產生內力和變形的外力及其它因素,分為豎向荷載,以及水平荷載。此外,又分類為經常作用于建筑上的力,以及臨時作用于建筑物上的力(臨時荷載)。在結構設計上,因固定荷載產生的長期應力,以及在固定荷載上再加上臨時荷載時,視作短期產生的應力。對于在結構支承上的主要部分所施加的長期與短期的應力值,必須確定它們不得超過各容許應力值
高層建筑抗風抗震設計計算1
水工建筑物抗震設計規范
建筑抗震設計規范局部修訂
建筑抗震設計規范、說明及修訂,有2008年的
建筑抗震設計規范word版
高層建筑防火排煙設計規范PDF
在大部分人的意識里,越高層的建筑,地震力就越大。所以很多人認為越高的樓層,在地震災害時就越不安全。然而,高層設計也是經過抗震嚴格設計的,本質上與低層房屋的抗震設防要求是一致的。
大家有沒有看2005年考題的關于高層題的第2道大題,就是大底盤單塔樓高層建筑,主樓為框架-核心筒,裙房為框架其中第四小題:裙房為商業建筑,主樓為普通住宅,問裙房框架柱的縱向配筋根據抗震設防標準:裙房為乙類建筑,主樓為丙類建筑,那么確定裙房框架柱的抗震等級應該為幾級呢個人覺得應該為2級不知大家有何看法
摘 要:進行高層建筑結構抗震設計的過程當中應該充分考慮當地的地質情況,有針對性的進行相應的設計,盡可能的降低地震造成的損壞。本文介紹了高層建筑的抗震設計要求,分析了高層建筑結構的抗震設計要點。關鍵詞:高層建筑, 結構 , 抗震設計 , 要點 我國是一個地震災害比較頻繁的國家,對于高層建筑來說,一旦遭遇地震,往往會遭受巨大的損失。因此在進行高層建筑結構抗震設計的過程當中應該充分考慮當地的地質情況,有針對性的進行相應的設計,盡可能的降低地震造成的損壞。 一、高層建筑的抗震設計要求 我國《建筑抗震規范》對建筑的抗震設防提出“三水準、兩階段”的要求,“三水準”即“小震不壞,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當遭遇第一設防烈度地震即低于本地區抗震設防烈度的多遇地震時,結構處于彈性變形階段,建筑物處于正常使用狀態。因此,要求建筑結構滿足多遇地震作用下的承載力極限狀態驗算,要求建筑的彈性變形不超過規定的彈性變形限值。當遭遇第二設防烈度地震即相當于本地區抗震設防烈度的基本烈度地震時,結構
2016年版《建筑抗震設計規范》
高層建筑抗震設計規范
高層建筑抗震設計規范專題,為您提供高層建筑抗震設計規范相關的專業交流帖進行參與,歡迎您參與高層建筑抗震設計規范 相關的專業交流討論,更多高層建筑抗震設計規范相關內容請訪問
土木在線論壇相關帖子
分享用戶量
下載熱度
相關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