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的抗震性能與結構設計與建筑設計之間存在密切的聯系。在建筑設計的階段考慮到抗震因素以及提供相應的條件才能夠為建筑后期進行抗震結構設計打下堅實的基礎。因此在進行建筑設計的初期應該充分考慮到建筑結構的抗震性能設計,以便結構工程師針對結構系統實現合理的布置,切實提高建筑結構的抗震性能與承載能力。 一、建筑設計與建筑抗震設計的關系 建筑的抗震設計以及抗震性能的高低與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有著直接聯系,而建筑抗震設計又是以建筑設計為基礎的。這是由于建筑結構是基于建筑設計的,當建筑設計完成后建筑結構就難以改變。因此建筑設計師在建筑設計前期就應該充分考慮到建筑抗震設計的需求。 二、基于建筑抗震設計的建筑設計措施
摘要:高層建筑是建筑行業一個發展方向,它的意義非同一般。對于一個高層結構的設計,遇到的問題可能錯綜復雜。本文建筑設計論文從高層建筑的結構設計特點出發對建筑抗震進行了必要的理論分析,從而探索高層建筑的設計理念和抗震措施,對高層建筑結構發展趨勢作了簡明的敘述。關鍵字:高層 結構 設計 抗震隨著科學的發展和時代的進步,高層建筑如雨后春筍般的出現。高層建筑的高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個國家的綜合國力和科技水平,世界著名的建筑更是建筑史上的紀念碑。但是如果高層建筑因結構設計不清,而造成結構布置不合理,不僅會造成大量的浪費,更重要的是給高層建筑留下了結構質量的安全隱患。因此高層建筑的結構設計就顯得尤為重要了。一 結構設計特點 1.1 水平載荷是設計的主要因素 高層結構總是要同時承受豎向載荷和水平載荷作用。載荷對結構產生的內力是隨著建筑物的高度增加而變化的,隨著建筑物高度的增加,水平載荷產生的內力和位移迅速增大。 1.2 側
什么是抗震設防烈度抗震設防烈度是指對建筑物進行抗震設計,并采取一定的抗震構造措施,以達到結構抗震的效果和目的。抗震設防的依據是抗震設防烈度,地震烈度按不同的頻度和強度通常可劃分為小震烈度、中震烈度和大震烈度。所謂的小震烈度即為多遇地震烈度(眾值烈度),是指在50年期限內,一般場地條件下,可能遭遇的超越概率為63%的地震烈度值,相當于50年一遇的地震烈度值;中震烈度即為基本烈度,是指在50年期限內,一般場地條件下,可能遭遇的超越概率為10%的地震烈度值,相當于474年一遇的地震烈度值;大震烈度即為罕遇地震烈度,是指在50年期限內,一般場地條件下,可能遭遇的超越概率為2%~3%的地震烈度值,相當于1600~2500年一遇的地震烈度值。由烈度概率分布可知,基本烈度與眾值烈度(即多遇地震烈度)相差約1.55度,而基本烈度與罕遇烈度相差約為1度。例如,當基本烈度為8度時,其眾值烈度(多遇烈度)為6.45度左右,罕遇烈度為9度左右。抗震設防烈度是按國家批準權限審定的作為一個地區抗震設防依據的地震烈度。一般情況下可采取中國地震烈度區劃圖的地
[ 本帖最后由 serge 于 2010-11-23 17:48 編輯 ]
1超高層建筑超高層建筑高度要求與結構類型和抗震烈度密不可分,超高層結構設計要進行兩種方法以上的抗震核算,并且進行抗震設防專項審查。世界超高層建筑有迪拜哈利法塔,高828m;廣州塔,高600m、上海環球金融中心,高492m等。超高層建筑因其超高的高度而具有不同于普通建筑和高層建筑的特點。首先,對于超高層建筑,傳統的磚、石等材料已難以適用,其結構類型也更具選擇多樣性,如鋼筋混凝土結構、全鋼結構和混合結構等。其次,超高層建筑的垂直交通與消防,由于其超高的高度,較依賴于垂直交通,同時也給消防增加了困難,這就要求超高層建筑的每一層都需設置靈敏的煙霧報警器、自動噴淋和適當的避難所。最后,超高層建筑通過對風作用效應、重力荷載作用效應、施工過程的影響、空間整體工作計算、結構整體內力與位移、抗震性能等設計計算分析,進而提高超高層的抗震性和安全性。2超高層建筑結構抗側剛度設計與控制為了提高超高層建筑的抗震性,其足夠的結構側向剛度必不可少。足夠的結構側向剛度不僅可以保障建筑物的安全性、抗震性,還可在一定程度上
[摘 要] 本文建筑設計論文圍繞高層建筑結構的抗震設計,結合《建筑抗震設計規范》(GB50011-2010),主要介紹了高層建筑抗震設計的理念、方法、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措施等幾個方面的問題。[關鍵詞] 高層建筑 結構 抗震設計論文引言我國是一個多地震國家,VII度以上的高烈度區覆蓋了1/2的國土,其中包括23個省會城市和2/3的百萬以上人口大城市。目前我國正處在經濟和社會迅速發展的時期,高層建筑工程的建筑規模已經位居世界之前列,而且可以預測:今后若干年,我國仍將是世界上高層建筑建設最多的國家。高層建筑是屬于柔性建筑一類,風和地震作用是高層結構設計的主要側向荷載,起著幾乎是決定性的作用。而地震又是一種常見且具有較大危害的自然災害,進行結構的抗震設計,減小建筑結構在地震作用下的生命和財產損失,一直是建筑結構設計人員和研究人員所關心和不懈努力去解決的問題。結構工程師按抗震設計要求進行結構分析與設計,其目標是希望使所設計的結構在強度、剛度、延性及耗能能力等方面
簡要說明: 高層建筑抗震工作一直建筑設計和施工的重點,概述高層建筑的發展,對建筑抗震進行必要的理論分析,從而來探索高層建筑的設計理念、方法,從而采取必須的抗震措施。
中國建筑西北設計研究院劉大海等先生編著的,建筑抗震構造手冊》(第二版 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麻煩好心人給我傳個,為謝![email protected].
已知:建筑抗震設防類別為丙類,建筑結構安全等級為二級,所在地區的抗震設防列度為7度,設計基本地震加速度為0.15g,設計地震分組:第二組。場地類別:三類。特征周期:Tg=0.55sec,建筑結構的阻尼比:0.05,框架抗震等級:三級那么:周期折減系數取多少?磚墻多不多。一般取06~0.7建議取0.7
【國家級、省級、核心期刊】教育類雜志、綜合類雜志、經濟類雜志、學術類雜志論文發表征稿通知★ ★國家級科技類綜合刊物,國內統一刊號,國際標準刊號均有, 本刊為國家一級雜志。評定職稱及學術交流發表的首選期刊.創刊于1989年。十余年來,雜志始終位于中國科技發展的潮頭,密切關注并致力于科技產業的推進。成果轉化、知識產權、科技創新、互聯網絡、知識經濟、風險投資、電子商務已成為雜志在不同時期報道的中心,確立了在科技刊物的權威性。 本刊讀者群以白領、經理層、風險投資家、科技創業者、高校學生、網民等產業界、知識界精英為核心。讀者的需求是我們雜志的生命,我們將以“科技創造財富奇跡”“信息造百萬富”為我們的宗旨。現面向廣大科研、文教工作者、工程技術人員、農業技術人員等征集科技、經濟、文教、企業、事業等面向全國各行業征集論文, 歡迎網上投稿。★★正規省級期刊:是經國家科技部和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批準在國內外公開發行的大型綜合性科技經濟類學術期刊。由黑龍江省科學技術協會主辦,國內外公開發行,為半月刊。國內統一刊號:CN23-1400/G3 ; 國際標準刊號:ISSN167
大家有沒有看2005年考題的關于高層題的第2道大題,就是大底盤單塔樓高層建筑,主樓為框架-核心筒,裙房為框架其中第四小題:裙房為商業建筑,主樓為普通住宅,問裙房框架柱的縱向配筋根據抗震設防標準:裙房為乙類建筑,主樓為丙類建筑,那么確定裙房框架柱的抗震等級應該為幾級呢個人覺得應該為2級不知大家有何看法
根據相應的規范條文規定,一般建筑(隔震建筑和消能減振部位除外)在不同的建筑抗震設防分類和場地類別下,當設計基本地震加速度不同時,抗震措施和抗震構造措施分別按不同烈度取值,見表3-1和表3-2。建筑設防類別不同時,計算時設計基本地震加速度取值見表3-3。按建筑類別和場地類別調整后的抗震措施(烈度) 表3-1建筑類別 場地類別 設計基本地震加速度(g) 0.05 0.10 0.15 0.20 0.30 0.40甲、乙類 Ⅰ~Ⅳ 7 8 8 9 9 9丙類 Ⅰ~Ⅳ 6 7 7 8 8 9+丁類 Ⅰ~Ⅳ 6 7 7 8- 8- 9-按建筑類別和場地類別調整后的抗震構造措施(烈度) 表3-2建筑類別 場地類別 設計基本地震加速度(g) 0.05 0.10 0.15 0.20 0.30 0.40甲、乙類 Ⅰ 6 7 7 8 8 9 Ⅱ 7 8 8 9 9 9+ Ⅲ、Ⅳ 7 8 8+ 9 9+ 9+ 續
本人有一高層項目,由酒店和辦公組成,建筑面積約8萬平米,應該屬于公共建筑,但沒有6.0.2的具體規定,哪位有 關于這條的具體規定!麻煩提供一下,不知是否屬于乙類建筑.
收蕆的有關坡地建筑的論文,希望對設計此類結構有所幫助
一般中小學學校的抗震等級要提高一級,小弟我新手,對于中小學這個范圍的理解不深很透徹,請各位指點。疑問1:像一些中專類的學校,按授課內容來講它應該不屬于中小學,從這個角度上想,中專可以不提高抗震等級。但實際上中專類的學生一般都是初中畢業之后去讀的,年紀和高中生是一樣的,從這個角度上想,高中學校抗震等級提高,中專的也應該和高中的一樣要提高。兩個角度考慮得出的結果相反。疑問2:例如我這里是7度0.10g,提高一度考慮的話是不是要用0.15g來計算?疑問3:學校里面的教師宿舍抗震等級是否也要和學生宿舍一樣提高抗震等級?[ 本帖最后由 fighter0102 于 2010-5-27 22:21 編輯 ]
7.0(0.15g)的三類場地的抗震等級應該是幾級呢?抗規上3.3.3條“建筑場地為Ⅲ、Ⅳ類時,對設計基本地震加速度為0.15g和0.30g的地區,除本規范另有規定外,宜分別按抗震設防烈度8度(0.20g)和9度(0.40g)時各類建筑的要求采取抗震構造措施。”怎么理解?
抗規學習是的資料!分享給大家!
希望對大家有用
03G329-1(建筑抗震構造詳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