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氧地坪漆發展至今,種類眾多,性能也各用差異,如裝飾性能良好的環氧樹脂地坪、環氧自流平地坪、環氧彩砂地坪,能防止靜電產生的環氧防靜電地坪,耐磨性能良好的金屬耐磨地坪、金剛砂耐磨地坪等等。環氧地坪使用者要根據不同的需求來選用地坪種類,以下麗裝化學小編從幾個不同的角度來分析一下到底該如何選用環氧地坪涂料? 1、根據地坪表面的裝飾性能來選擇地坪種類 不同的地坪裝飾性能不同,如果地面需要裝飾性較好的地坪宜選用自流平地坪、彩砂地坪等等; 2、按照地坪的不同材料來選用不同類型的地坪涂料 建筑物地坪表面的材料有混凝土,水泥、砂漿、木材、鋼材、石棉水泥板等等,不同材質對地坪漆涂料有不同要求,因此,應按照被涂基層不同的材料選用不同類型的地坪漆涂料; 3、按照地坪下次要裝修的時間長短來選用地坪涂料 如果下次地平裝修時間間隔較長,要選用耐磨等性能較好的地坪,如果下次要裝修的時間間隔比較短,可以選用性能稍差一點的地坪涂料。 4、根據預算造價來選擇地坪涂料 預算價格的高低決定了地坪涂料的等級,預算越多,當然就可以
石崢嶸:形成臺階式地坪的坡地建筑,可能構成不止一個可供人員疏散和消防撲救的室外地面,更有利于安全疏散和滅火救援。《建筑設計防火規范》附錄A的“建筑高度和建筑層數的計算方法”中,明確了臺階式地坪建筑的高度計算原則。實際應用中,因為臺階式地坪具備不止一個可供人員疏散和消防撲救的室外地面,有些地區允許采用相對寬松的方式確定建筑高度。第一章 基本概念1、坡地建筑:依坡地地形建造且至少有一面臨坡,并有一層或兩層及以上的建筑樓(地)面與室外設計地面相連接的建筑。2、坡頂、坡底、坡頂層、坡底層:坡頂、坡底是指坡地建筑所依存的上下兩個平臺,上面一個平臺稱為坡頂,與坡頂室外設計地面相連接的樓層稱為坡頂層;下面一個平臺稱為坡底,與坡底室外設計地面相連接的樓層稱為坡底層。3、吊層:坡底層及以上、坡頂層以下的樓層。4、臺階式地坪建筑:依坡地建造的建筑,常見形式是底層坐落于坡底,其上部的某層與坡頂相連接,形成臺階式地坪。臺階式地坪建筑的顯著特征,就是可能構成不止一個的可供人員疏散和消防撲救的室外
建筑物地坪底板下保溫板如何設置?一個多層辦公兼生產廠房,地坪底板下的保溫板放在墊層上還是墊層下呢?一般做多厚呢,好像規范對這個沒有具體的要求?遇到地梁是否需要斷開,假如斷開的話,保溫板就不連續了啊,保溫效果是否會受影響呢?
請教下各位一個問題,聽說一個說法,建筑地坪的做法是要切縫的,如圖紅色為柱子,綠色線為切縫線,目的是使得柱子的沉降和板的沉降分開進行;而結構地坪做法則是沒有切縫,使柱子和板共同沉降。請問下各位有沒有這個說法?謝謝。
如題,求助。方案是單層大工場,地坪采用建筑地坪。荷載10噸,,如何配置構造做法?另外如果局部有其他荷載的區域,如何分割?做法如何?謝謝
在設計工業成產樓的時候經常會遇到,一個層的樓面是鋪的鋼格柵板的現象,而且有的建筑是除了一層地面是混凝土的,中間的樓層全是鋼格柵板,一直到屋面是混凝土板,不知道這種情況是否能算作單層建筑,能否幫忙給一個規范依據,定義鋼格柵樓面是否應算一個樓層的?謝謝!
小弟今年剛剛進入設計院,以前做施工的,感覺一頭霧水,不是道如何入門。我的設計院很小沒有師傅。一有工程就頭痛不是道自己設計的怎么樣。合不合規范。希望大家暢所欲言不吝賜教啊。領導就說多看圖紙。希望聽聽大家的心聲。
本帖最后由 daerzhihun 于 2014-10-23 19:26 編輯 1,一般建筑物內常見的都有哪些井管?哪些一般是留檢修門的,哪些不要留?2,井管內都必須要進行抹灰嗎?(包括電梯井)3,各井管一般都在哪些工序結束后才能夠封閉?留檢修門的提前封閉不影響安裝吧? 問的有點多,先謝謝各位。。。希望大神們不吝賜教
本帖最后由 a7313506 于 2013-4-18 20:27 編輯 08--13年時候的現場
請問這個建筑叫什么啊
結構外行看建筑-長見識了
? 綠城建筑地下車庫地坪施工工藝工法標準
開發商黑了心,當我們對建筑垃圾填地坪質疑時,他們卻回答說:又沒有哪個條文規定不能用建筑垃圾!真是這樣嗎?
僅僅是調查一下~~~~~看看個位對建筑了解的多不多~~我是了解的很少的`~~現在努力學習ing^^^^
我做結構的,偶爾做建筑,用天正建筑畫的圖在沒有天正的機器上面打開缺少很多東西,麻煩!大家能不能幫我解決一下,或者推薦一個軟件!謝謝!!
這個流派、那個風,這個大師,那個式的,沒完沒了地乖張喧鬧。建筑這東西落到實處的好就一個詞——舒服。足以涵蓋其空間內涵的精髓。無他。原本就是沁染在中國文脈中成長的人,任憑你如何出位,你也無法逃脫骨子里的中國,就像孫大勝騰云駕霧翻天覆地也還是在如來的手掌中一樣。中國建筑師只要你放開了尊重生活去設計,即便你引用了他國的建筑形式,你還是中國的。看看我們的大街旁那些“很外國”、“很異域”的家伙,連同那些完全抄襲的在內,沒誰逃脫很中國的烙印。放輕松,摒棄作態的虛浮,設計出屬于中國當代社會生活的好建筑是順理成章的簡單事。怕只怕把“中國式”也供成了一種停滯效仿的做作,扭捏了得。那樣,即便是有文化自信的初衷,也還是會落得同摹仿異域建筑文化表面形式一路上的“五十步笑百步”傻乎乎自以為是的那啥。建筑是生命體。用各種風格、流派來分類,僅僅是為了便于認知它演變發展的來龍去脈,一種小小的方式方法。如果我們把小伎倆當做原則去定義建筑,無異于將建筑的生命凌遲,把它分落的碎片放在了歷史的街邊示眾。這樣被定義出的建筑,被我們用對形式的敬意和誠摯一個一個、一批一批整成烈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