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地震烈度表 17742-2008,結構工程師必備!!!
地震烈度風雪壓查詢工具,根據新版規范編寫。
小白是考古專業學生,在考古發掘中發現地震遺跡,主要表現為地裂縫,已知地裂縫最寬處為4厘米,揭露的地裂縫分布長度至少有15米以上,深度在80公分以上,求該地震的地震烈度。 求大神幫忙。
本人是做結構的,抗震規范里規定了地震烈度和場地類別和設計分組,想請教一下這個跟地震震級有關系么?有的話怎么換算的?譬如汶川是8級震級,那如果用抗規里的地震參數表示的話,如何表示呢?
引言:甘肅 6.2 級地震,出現了大量的人員傷亡。最近網上都在討論為什么這次 <
經典資料
震級與地震烈度關系對照表
地震烈度與地震里氏震級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地震烈度是地震時對地面影響的強烈程度。主要依據宏觀的地震影響和破壞的現象,如人們的感覺,物體的反應,房屋建筑物的破壞和地面現象的改觀等方面來判斷。當然,也可通過儀器的微觀記錄進行有關計算得出絕對的烈度。地震烈度與地震大小,震源深度,震中距離,地質條件等因素有關。因此,一次地震的烈度根據各地遭受破壞和影響不同而不同。我國把烈度分為十二度。里氏震級是由美國地震學家里克特于1935年提出的一種震級標度。它是根據離震中一定距離所觀測到的地震波幅度和周期,并且考慮從震源到觀測點的地震波衰減,經過一定公式,計算出來的震源處地震的大小。如果用地震面波計算震級,則用MS表示;如果用地震體波計算震級,則用ML表示。附中強地震的影響范圍,見下表:
我國主要城鎮抗震設防烈度 港工設計時地震那一章所需要的 各地區地震烈度 設計分組等
中國地震烈度區劃圖1990說明書
請教大家一個非常菜的問題,在施工圖中基本都有抗震說明:地震加速度為***g,抗震烈度為*度,設計地震分組為*組,按*級抗震設計,請教各位大蝦他們之間存在什么關系?
一、地震震級 震級是什么意思呢?簡單說,震
中國地震烈度簡表: 烈 度 現 象 一度無感,僅儀器能記錄到 二度個別敏感的人在完全靜止中有感 三度室內少數人在靜止中有感,懸掛物輕微擺動 四度室內大多數人,室外少數人有感,懸掛物擺動,不穩器皿作響 五度室外大多數人有感,家畜不寧,門窗作響,墻壁表面出現裂紋 六度人站立不穩,家畜外逃,器皿翻落,簡陋棚舍損壞,陡坎滑坡 七度房屋輕微損壞,牌坊、煙囪損壞,地表出現裂縫及噴沙冒水 八度房屋多有損壞,少數破壞路基塌方,地下管道破裂 九~十度房屋倒塌,地面破壞嚴重 十一~十二度毀滅性的破壞請大家踴躍上傳你所處的省份及地方,判斷次此地震在當地地面影響及房屋的破壞情況,地震烈度達到多少度,謝謝!
其他城市本人沒怎么做過,僅針對武漢地區來講,武漢分七個震區,各個地區參數不一樣,類舉3A類,地震峰值加速度最大值為30,地震影響系數最大值為0.075,特征周期0.40,特征周期不知道怎么弄的,因為并沒有確定場地類別, 問題是,確定結構烈度是按7度來算還是6度來算的?因為參數都是接近于7度,我的想法是按7度來查詢,但是同事的意見是6度,求高手告知。 補充,武漢在全國劃分中是6度區~
同上.....謝謝大俠提供一份,郵箱sq19861221@126.com或者幫我查一下9度時的粘度,謝謝![ 本帖最后由 hkbridgehbshen 于 2009-7-24 11:39 編輯 ]
日本地震烈度表(Japanese seismic intensity scale)是日本根據本國情況制定的地震烈度表。在制訂時除根據宏觀地震現象外,還考慮了地震時地面的最大水平加速度。日本地震烈度表劃分為從零度到七度的八個等級(如下表)。 它和一般劃分為12個等級的地震烈度表差別較大。[1] 日本地震烈度表 烈度 名稱 說明 加速度/cm·s-2 0 無感覺 人無感覺,地震儀可以記錄到。 <0.3 Ⅰ 微震 靜止的人或對地震特別注意的人能感到有地震。 0.8~2.5 Ⅱ 輕震 多數人可感到,屏風僅有輕微的震動。 2.5~8.0 Ⅲ 弱震 房屋搖動,屏風咔咔響,電燈等垂吊物在搖動,容器內水面發生波動。 8.0~25.0 Ⅳ 中震 房屋強烈搖動,放置不穩的花瓶等傾倒,器內水外溢,行人有感,人逃屋外。 25.0~80.0 Ⅴ 強震 墻壁裂縫,墓碑、石燈籠倒塌,煙囪毀壞。 80.0~250 Ⅵ 烈震 房屋倒塌30%以下,山崩、地裂、多數人無法站立。 250~400 Ⅶ 激震 房屋倒塌30%以上 山崩、地裂、
不同地質條件和地震烈度下大型商業項目結構用鋼量分析研究
《 建筑工程抗震設防分類標準 》3.0.2里說的四種抗震設防分類,規范如下。我們可以看到甲類建筑(例如核電站)不但要提高抗震措施,還要提高結構計算時候的地震作用。乙類建筑(例如幼兒園)提高抗震措施,地震作用計算不變。丙類(例如商業)抗震措施不變,地震作用計算也不變。規范明確規定了“小震不壞、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抗震性能設計目標。這樣,所有的建筑,只要嚴格按規范設計和施工,可以在遇到高于區劃圖一度的地震下不倒塌——實現生命安全的目標。因此,將使用上需要提高防震減災能力的建筑控制在很小的范圍。其中,重點設防類(乙類)需按提高一度的要求加強其抗震措施——增加關鍵部位的投資即可達到提高安全性的目標;特殊設防類(甲類)在提高一度的要求加強其抗震措施的基礎上,還需要進行“場地地震安全性評價”等專門研究。地震作用提高是整體提高設計要求,造價提高巨大;抗震措施提高是只提高關鍵部位,造價提高較大。抗震措施不同是由于建筑的抗震等級不同引起的。抗震等級就是我們常說的一級、二級、三級、四級。鋼筋混凝土結構可以看《抗規》表6.1.2。比如我
昨天發了一個帖子說這次地震的一個建筑該怎么評價http://bbs.co188.com/thread-8627771-1-1.html從圖片上看框架并沒有損壞。其實我發自內心的覺得無論什么烈度和震級,能在地震中表現成這樣也算可以了。但是還是想搞清楚現行的地震烈度是如何評定的,是不是還是很多年前的看一些宏觀表象的方法,還是據說加入了一些加速度,速度作為標準?這種評定總不能太主觀了吧。希望明白的網友不吝賜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