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塞羅那——高迪的舞臺,西班牙建筑師,塑性建筑流派的代表人物,屬于現代主義建筑風格。設計過很多作品,主要有古埃爾公園、巴特羅公寓、圣家族教堂等。高迪一生的作品中,有17項被西班牙列為國家級文物,7項被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圣家族大教堂位于西班牙加泰羅尼亞地區的巴塞羅那市區中心,始建于1884年,保守估計竣工時間2050年,最樂觀的估計也要在2026年才能看到成品。 圣家族大教堂,也譯為“神圣家族大教堂'、簡稱“圣教堂”,是西班牙建筑大師安東尼奧·高迪的畢生代表作。它位于西班牙加泰羅尼亞地區的巴塞羅那市區中心,始建于1884年,目前仍在在修建中。盡管是一座未完工的建筑物,但絲毫無損于它成為世界上最著名的景點之一。 教堂主體以哥特式風格為主,細長的線條是主要特色,圓頂和內部結構則顯示出新哥特風格。 圣家族大教堂,一座尚未完成的建筑,巴塞羅那的象征。大教堂是一座宏偉的天主教教堂,整體設計以大自然諸
巴塞羅那——高迪的舞臺,西班牙建筑師,塑性建筑流派的代表人物,屬于現代主義建筑風格。設計過很多作品,主要有古埃爾公園、巴特羅公寓、圣家族教堂等。高迪一生的作品中,有17項被西班牙列為國家級文物,7項被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圣家族大教堂位于西班牙加泰羅尼亞地區的巴塞羅那市區中心,始建于1884年,保守估計竣工時間2050年,最樂觀的估計也要在2026年才能看到成品。 圣家族大教堂,也譯為“神圣家族大教堂'、簡稱“圣教堂”,是西班牙建筑大師安東尼奧·高迪的畢生代表作。它位于西班牙加泰羅尼亞地區的巴塞羅那市區中心,始建于1884年,目前仍在在修建中。盡管是一座未完工的建筑物,但絲毫無損于它成為世界上最著名的景點之一。 教堂主體以哥特式風格為主,細長的線條是主要特色,圓頂和內部結構則顯示出新哥特風格。 圣家族大教堂,一座尚未完成的建筑,巴塞羅那的象征。大教堂是一座宏偉的天主教教堂,整體設計以大自然諸如洞穴、山脈、花草動物為靈感,設計完全沒有直線和平面,而
圣安妮大教堂(sainte-anne-de-beaupre’ basilica)魁北克三大教堂之一,位于市郊。據說,在1888年,教區內的教堂流傳著曾發生過這樣的奇跡:有3位正在做禮拜的教徒經過圣母瑪利亞的雕像前,突然圣母的眼睛睜開了。從那時候起,數以百萬計的朝圣者都往這兒聚集。
法系的天主教一向有推崇奇跡的傾向,據說安德烈(Andre)修士曾以圣約瑟夫教堂中的燈油,治愈了許多身有殘疾的病人,蜂擁而來的人潮持續了30年之久,由禮拜堂內為數眾多的拐杖,同得知其之神奇療效。在眾人出錢出力之下,安德烈修士在皇家山建起了這一座約瑟夫大教堂,1924年建造,完成于1965年。教堂體積之大,令人炫目,世界上只有梵蒂岡圣保羅大教堂的圓頂大于它。
紀念莫斯科圣巴西爾大教堂建成450周年! 圣巴西爾大教堂(華西里·柏拉仁諾教堂或垛上祈禱教堂,俄語:Собор Василия Блаженного或Собор Покрова что на Рву),是一個坐落于莫斯科紅場的多穹頂教堂。它通常被人們看作是俄羅斯在歐洲及亞洲間獨特位置的象征。
見過這樣的教堂嗎?
哈爾濱市的專家與市民近日對是否復建已于“文革”時期被拆掉的俄式標志性建筑--圣·尼古拉教堂而產生激烈爭執,部分專家認為修復尼古拉教堂,重現大教堂昔日風采,可以使人們時刻牢記這座城市恥辱的歷史;而另一部分專家則認為,花巨資去重建一個已被完全毀壞的尼古拉教堂是勞民傷財,不切實際的做法。 圣·尼古拉教堂曾經是哈爾濱最負盛名的東正教堂之一,它位于哈爾濱市南崗區中心廣場,今博物館廣場的正中央,亦稱中央寺院。當年教堂的設計方案在俄國首都圣彼得堡完成,經沙皇尼古拉二世批準修建,以沙皇的名字命名,故名“圣·尼古拉”。教堂于1899年12月竣工。據史料記載,圣·尼古拉教堂由東正教教會建筑師鮑達雷夫斯基設計,由工程師雷特維夫主持修建,其正門上部的圣母像及教堂內部壁畫由俄國畫家古爾希奇文克所作,而教堂內部的圣物、圣像及大鐘則是從莫斯科運來的。這一歷史遺跡在“文革”中被紅衛兵拆掉了,如今被一座方丘型的玻璃建筑所取代。 許多哈爾濱的老人們對尼古拉教堂心存留戀。“世界上沒有比哈爾濱更美的城市,它是一座亞洲的歐洲城市。而最具特色和文化價值的尼古拉教堂無疑
亞琛大教堂又名巴拉丁禮拜堂,是德國著名的教堂、現存加洛林王朝建筑藝術最重要的范例,位于德國最西部的城市亞琛市,鄰近比利時、荷蘭邊境,是著名的朝圣地。1978年根據文化遺產遴選標準C(I)(II)(IV)(VI)被列入《世界遺產目錄》 編號: 516-001。
亞眠大教堂建筑結構有哪些要求? 著名的亞眠大教堂位于皮卡第地區的中心是哥特式建筑頂峰時期的產物。這座大教堂總面積達7760平方米,中世紀時,它可以容納全城的百姓,還綽綽有余。東西長145米,相當于一個半足球場的長度,它包含中廳及兩邊平行的側廊,其中的袖廊或者叫十字廳,長70米,其整個平面土上呈拉丁十字狀。大教堂不僅僅是長和寬,而且高大,中廳內從地面到拱頂有44.5米高,當你站在大教堂前仿佛感到神之偉大、教堂的神圣、以及人又是如何的渺小,也許這正是當年設計師們的初衷。建筑特色:亞眠大教堂外觀為尖形的哥特式結構。墻壁幾乎為每扇12米高的彩色玻璃覆蓋,體現了建筑發展的新觀念。 亞眠大教堂外觀為尖形的哥特式結構。墻壁幾乎為每扇12米高的彩色玻璃覆蓋,體現了建筑發展的新觀念。教堂共分三層,巨大的連拱占據了絕大部分空間。拱門與拱廊之間用花葉紋裝飾,支撐部分是四根細柱和一根圓柱組成的圓形柱。拱廊背面墻壁兩側開有兩個玻璃窗,正面拱門上方拱廊內的每個小拱中飾有六柄刺刀,三柄為—束共兩束立于三葉拱下。氣勢宏大,瑰麗奪目。教堂還建有唱詩臺,由四個
哈爾濱素有“東方莫斯科”之稱,是指城市建筑充滿俄羅斯風格而言。作為中東鐵路的樞紐,哈爾濱受到來自俄國的外來文化強烈的沖擊。于是隨著俄國人的不斷涌入,作為俄國國教的東正教也堂而皇之地在哈爾濱傳播開來,各種東正教堂不斷興建,1898年7月,鐵路所屬第一座東正教堂在香坊率先建成從這座簡易教堂開始至本世紀30年代,哈爾濱陸續建造了近30座東正教堂,而俗稱喇嘛臺的圣·尼古拉教堂是其中木構教堂的精品。 喇嘛臺是哈爾濱最負盛名的東正教堂之一,它位于南崗中心廣場(今博物館廣場)的正中央,原名圣·尼古拉教堂,亦稱中央寺院。教堂的設計方案,在俄國首都圣彼得堡完成,經沙皇尼古拉二世批準修建,以沙皇的名字命名,故名“圣·尼古拉”。教堂于1899年10月13日舉行奠基儀式,1900年春動工,7月間義和團圍攻哈爾濱,工程暫停,至1900年12月竣工,歷時1年。 東正教是俄國的國教,沙皇同時兼任教皇。“一般說來,什么地方出現了俄國人,他們要干的第一件事就是修建教堂。”因而,在哈爾濱的俄國人對喇嘛臺的修建是相當重視的。它由東正教教會建筑師鮑達雷
大教堂是赫爾辛基最著名的建筑,位于議會廣場,是一座路德派教堂。赫爾辛基大教堂建于1852年,結構精美,氣宇非凡,堪稱芬蘭建筑藝術上的精華。
奧斯陸大教堂 Oslo Domkirken 大教堂建于公元1694年,花了約一世紀才完成,19、20世紀時又經過一番整修。 挪威國教-福音路德派,就以此大教堂為中心,其青銅大門是公元1938年挪威著名的雕刻家 ( Dagfin Werenskiold) 所設計,教堂內部有德國制造的管風琴,由6000支管子制成,教堂前有花市,教堂的背后有挪威國王Christian四世的雕像,奧斯陸今日的城市規模便是他打下的基礎。
圣十字教堂由阿莫爾福·迪坎比奧于1294年開始設計和建造的,屬于哥特式的建筑。教堂建設直到1443年初步完工啟用,但整個立面是1863年才增建的,1842年立加建教堂后面的哥特式鐘樓。教堂內有一些重量級名人的紀念碑和陵墓,例如:但丁、米開朗基羅、伽利略、馬基維利、羅西尼等。 教堂里寬大的正偏三殿間以八棱列柱,列柱上飛起大跨度的雙沿尖頂連拱。經過16世紀部分改建以后,這座教堂變得更加美麗。從入口到三大殿盡頭,整個地板用舊墓石鋪就,教堂的窗玻璃彩畫都是14世紀末期作品。教堂的圓頂帕奇禮拜堂(Appella de’Pazzi)由布魯內雷斯基所設計。禮拜堂里有阿鳥洛·加迪的壁畫《圣十字架傳說》,祭壇上有杰里尼作的畫作《圣母和圣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