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簡介:摘 要:理論上,連續梁的支座都是有沉降的,但因種種原因,這種支座的沉降在連續梁計算時常被省略或忽視。本文分析了連續梁支座沉降對內力的影響 投稿網友:kglxhxg 上傳時間: 2013-07-11
請教一下前輩們,在同一條連續梁的,我想在中間的支座上形成鉸支座,不傳遞彎矩和扭矩給中間的支座,除了把連續梁的位置錯開可以點鉸這種情況,但是樓下往上看會感觀不太好。所以想問一下大家,能不能再模型里面,同一條連續梁上點鉸,然后構造上來處理呢?謝謝
現在我們正在做一個“先簡支后連續”的大橋,目前有些混凝土永久墊石頂面的平整度和高程稍稍超出了一點規范要求,但是現在業主又急著趕工期,不可能將永久砼墊石打掉重新做……現在我想請教一下,永久支座不平對連續梁有多大的影響?感謝各位能提供幫助!分析內容要多了或者是有個人論文可以讓分享一下的可以傳我郵箱:[email protected]
請問各位高手,懸臂澆注連續箱梁,一般臨時支座采用硫磺砂漿,若臨時支座采用砂箱可不可以?若可以,采用砂箱臨時支座的的最大跨徑可以達到多大?90米可以嗎?
連續梁曲線橋支座反力的分析
72+120+120連續梁施工: 1、0號塊施工需要臨時固結。設計院設計墩頂有臨時支座和錨固筋,但設計院建議我們的墩旁設置臨時支墩一起承受。計算怎么計算臨時支墩怎么設置。[ 本帖最后由 li_yang_chu 于 2012-5-24 15:26 編輯 ]
懸澆連續梁墩梁臨時固結形式常見的有六種。分別介紹如下: 第一種:墩頂預埋鋼筋和硫磺砂漿臨時固結墊塊組成的墩梁固結。其優點是結構簡單,施工較為方便,梁體施工過程中比較穩固安全。缺點為電解電阻等容易出現故障,往往不能完全熔化臨時支座。
連續梁中間支座能否點鉸!詢問過不少專家,大多數都是不可以點鉸,因為支座筋是拉通的,如果剪扭計算不過,一邊點鉸是否合理。支座筋減少按理說對墻的受力是有利的。
[ 本帖最后由 qqhejhl 于 2010-1-26 15:17 編輯 ]
1工程概況 青山河大橋主橋為雙幅45+3×70+45=300m一聯的連續懸臂箱梁橋。內蒙古巨合灘黃河大橋主橋為55+5×100+55=610m一聯的連續懸臂箱梁橋,兩橋主橋部分都要采用臨時約束進行施工,最后將臨時約束解除進行體系的轉換。 青山河特大橋主橋的臨時約束長3.5m,寬0.3m,?設計C40混凝土,中間有精扎螺紋鋼筋穿過(具體形式見圖1),左右共計8個T構,體系轉換有嚴格的順序及時間的規定,必須先合攏邊跨,然后解除邊跨的臨時約束,再合攏次邊跨,解除次邊跨的臨時約束,依次合攏。
結構設計新手,想問個關于連續梁中間支座底筋的錨固長度的問題:如果中間支座負彎矩較大,需按雙筋截面計算的話,此時底筋受壓,那底筋應該按0.7la來錨固嗎?是的話如何辨別pkpm計算出來后哪些梁是雙筋梁呢?
如題。假設框架梁通長筋為2D20,支座處配筋為4D20,那么其中的兩根20的鋼筋要在何處截斷呢?雖然規范上的說應延伸至按正截面受彎承載力計算不需要該鋼筋的截面以外不小于20d處截斷,但實際施工過程中不可能每根梁都那么算的。那么請問在實際施工過程中,上部縱筋一般在何處截斷?是跨度的多少分之一?
連續梁中間的支座可以傳遞彎矩,所以從結構力學上來講 連續梁中間的支座應該是固結,可是我們在做設計的時候 往往把結構中 梁柱節點的位置只約束豎向位移而不約束轉動,這從結構力學的角度來講應該是一種鉸接,可是數值模擬顯示出來的結果卻是 在連續梁中間支座(也就是梁柱節點的位置處)有彎矩存在,所以我一直很納悶 為什么我在數值模擬軟件中 只約束豎向位移 (相當于鉸接)中間支座依然有彎矩存在, 想問問大家連續梁中間的支座到底是一種鉸接還是固結 如果做數值模擬 這個梁柱節點的位置的約束該怎么考慮呢?謝謝大家
求:大跨懸澆連續梁橋臨時錨固措施及計算 大跨懸澆連續梁橋的臨時錨固措施,關系到整個橋梁施工的安全與成敗!請有相關經歷或經驗的朋友,幫忙提供有關的圖紙或計算書!謝謝
本帖最后由 csccbjs 于 2015-10-2 09:22 編輯 如下圖,連續梁4跨,中間支座也是框架梁,此時4跨連續梁的配筋是怎么配?必須通常配嗎?底筋可以在中間梁支座處分別錨固嗎? 我覺得底筋是可以斷開分別錨固的,上部鋼筋應該通常配,當然能通則通。
我用TSSD 3.0計算連續梁,每當完成計算及配筋進入繪圖時,不能顯示連續梁的立面和全部剖面,只能顯示其中某一個剖面。不知何故?
哪位有“鋼-預應力混凝土組合連續梁橋”的資料,發上來參考一下。目前在做的項目有點特殊,為45+80+45的連續梁橋,中跨80米中中間40米為鋼箱梁,兩邊各20米為混凝土箱梁。哪位有沒有類似橋梁的資料,發上來參考一下,多謝了啊。。。。
我想問 連續端設置的臨時支座比永久支座高,伸縮端落在永久支座上,轉化為連續體系后連續端落在永久支座上,那不是變成了不均勻沉降嗎?
繪制梁施工圖時,對于連續梁的制作判斷問題一直很疑惑,不知道大家是怎么做的呢?像上圖的恒載作用下的彎矩圖,右上角節點兩端的次梁如何判斷搭接關系呢?
矮千斤頂頂升法更換連續梁橋支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