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wuji5512 于 2014-8-5 14:41 編輯 原來的圖怎么不見了?
見圖[ 本帖最后由 zyx66668 于 2011-5-18 07:57 編輯 ]
現在的工程中后澆帶使用的比較頻繁,請教一下:它起到的作用是不是就是沉降縫、抗震縫、伸縮縫的作用?另外,后澆帶不是要從上到下全部斷開,如果建筑沒地下室的話,需不需要在地梁處也斷開?
我看到這樣的支撐系統,是在摸板拆除以后的,請大家指點一下,這樣做可以嗎??施工單位說是沒問題的,沒違背規范.我找了一個下午,還真沒找到哪不規范上說這樣不行的.我個人的意見是認為由于后澆帶受的剪力比較大,應該不能這么做的.而且后來的支撐系統再怎么好,也沒有一開始的好.我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遇到這樣的問題,有遇到的話是怎么處理的?有沒有哪個規范里有說明?請指教!謝謝!
我在做一27層框支剪力墻結構,62m長,設后澆帶時遇到麻煩上部結構設好后,由于基礎是樁伐基礎,樁是滿堂布置后澆帶設到樁頂了.如果躲開樁就設到上部結構的剪力墻上了.請問各位大蝦后澆帶上下不貫通可以嗎?
:L梁下部砼未鑿除、主體結構未封頂
大家好!請教各位達人關于后澆帶設置的幾個問題:1.后澆帶內有整根梁時,是否必須避讓?2.后澆帶遇到樓梯時,是否必須避讓?3.少數后澆帶在梁端三分之一范圍內經過,是否允許?4.后澆帶分為沉降后澆帶和伸縮后澆帶,如果施工圖中不加以區分,施工單位會加以辨別并區分對待嗎?謝謝!
鋼筋混凝土結構中設置后澆的主要作用:1、減少混凝土施工過程中的溫度應力;2、調整結構的不均勻沉降。關于后澆帶的設置的位置:規范上規定后澆帶應通過梁板受力較小的位置(如梁、板跨中的1/3位置、連梁的跨中位置),對于普通的沒有搭次梁的梁或者板沒有集中荷載作用時一般都設在跨中的1/3位置,一般情況下對于兩端固定的梁,反彎點大約在梁跨的1/3處,而且此處的梁的剪力也不是很大。規范上還說可以設在連梁的跨中位置,梁的跨中一般都是正彎矩最大的部位,當然對于一些受力較小或者跨度較小的連梁,跨中正彎矩可能遠遠小于支座處的負彎矩,甚至跨中不出現正彎矩,而跨中的位置梁的剪力很小。但是對于一些主梁,上面搭著好幾道次梁的,彎矩反彎點位置處(彎矩較小處)往往剪力很大,而跨中位置盡管剪力很小,但是梁的跨中正彎矩又很大。對于這種情況后澆帶應該設置在什么位置呢?我以前考慮的梁的受力較小的部位第一反應是梁的彎矩較小的部位,所以理解的是后澆帶的位置應該設在梁的反彎點處,梁的反彎點應在后澆帶的范圍內,而忽略了梁的剪力,這樣后澆帶的位置就靠近梁端了,而不是在跨度的1/3處了,這樣設的梁的后澆帶是不是對梁很危險?我以前
請都一下各位前輩,后澆帶的模板如何支撐?規范要求單獨支撐,個人理解是不是在模板拆除后再單獨支撐,最好有詳細方案。還有就是后澆帶的留設是從基礎一直到屋面嗎?最后一個問題是澆筑時間是在屋面后澆帶留設完后60天再澆筑嗎?(設計無說明情況,一般為60天)有圖片最好了,求大蝦不吝賜教,謝謝。
為什么后澆帶留在跨中1/3的位置?
人工挖孔樁在后澆帶中,后澆帶中的受力鋼筋應該如何布置呢?遇到樁了是截斷,還是繞過樁,還是截斷后在樁周圍布置相應的加強筋,還是在樁的相應位置植筋后再與受力鋼筋搭接?
本帖最后由 無間道 于 2013-8-5 14:08 編輯 當建筑結構的平面尺寸超過混凝土規范規定的伸縮縫最大間距(混凝土規范第9.1.1 條)時,可考慮采用施工后澆帶的方法來適當增大伸縮縫間距。但一般地上結構由于受環境溫度變化影響較大,所以伸縮縫最大間距不宜超過混凝土規范限值過多,同時應注意加強屋面保溫隔熱,采用可靠的、高效的外墻外保溫,并適當提高外縱墻、山墻、屋面等重要部位的縱向鋼筋配筋率。
車庫頂板厚25cm..后澆帶處在次梁上,次梁是400*650的..現在該怎么處理?圖紙上的意思是在腰上增加加強筋..但加強筋的大小以及間距沒給說明..也不知道怎么加...誰知道這時該怎么處理??梁上的配筋怎么弄??
地梁后澆帶什么時候澆筑?我們圖紙設計上面寫了地下室后澆帶須在頂板砼澆筑30天后補澆,主體后澆帶60天后澆筑;但是沒寫基礎地梁的,那地梁后澆帶什么時候澆筑?有沒哪本規范上面寫了的。
看11G101-1圖集中給出的后澆帶鋼筋連接做法,都是按搭接來的。現場看的卻有不少是焊接接頭。為什么圖集中不給焊接的做法?難道只能用搭接?
各位好,求教了! 承臺地梁基礎,地梁上設有后澆帶,按照設計要求后澆筑,但是,地梁上設計有基礎墻,基礎墻怎么辦呢?是在后澆帶上放置過梁,再砌筑?需要不需要在墻體上留置通縫,便于基礎變形?還有沒有其他好辦法?謝謝了,急用!
本帖最后由 csccbjs 于 2015-4-3 12:18 編輯 底板后澆帶遇梁處為什么還降低呢
在11G101-1圖集中關于后澆帶的7.2.2條第3款中“當后澆帶區域留筋方式與后澆混凝土強度等級不一致時,………",留筋方式1G101-1圖集中有兩種:貫通留筋和100%搭接留筋,說其與而混凝土強度等級不一致這句話該怎么理解?
一、工程概況案例工程為高層住宅小區項目,并設有地下 ** 及配套用房等輔助設施,基礎形式多為樁筏基礎、筏板基礎,并涉及獨立基礎、柱下條形基礎;地下 ** 底板、頂板、砼墻設置有后澆帶。筏板選用C35混凝土,抗滲等級P6。頂板、墻、柱選用C35混凝土,抗滲等級P6。后澆帶留設寬度800mm,選用高于兩側一個等級的摻膨脹劑無收縮混凝土澆筑。二、對后澆帶的留設要求1、對后澆帶的要求1.1后澆帶是為在現澆鋼筋混凝土結構施工過程中,克服由于溫度、收縮而可能產生有害裂縫而設置的臨時施工縫。該縫需根據設計要求保留一段時間后再澆筑,將整個結構連成整體。1.2在后澆帶構造中,除圖中注明者外,后澆帶鋼筋應該按貫通留筋。1.3后澆帶的設置距離,應考慮在有效降低溫差和收縮應力的條件下,通過計算來獲得。在正常的施工條件下,參照《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的相關規定施工。1.4沉降后澆帶在主體封頂后,根據沉降記錄,由設計單位確認后方可封閉;收縮后澆帶應該在兩側混凝土齡期達到45d后方可封閉。
作為后澆帶,按照混凝土規范,可以加大主體伸縮縫的間距,但是規范用了“適當”這個詞,不知道大家在應用時如何把握,超長多少為“適當”。另外,后澆帶是否用加補強筋,原有的鋼筋是否貫通(高規中提到此處筋采用綁扎搭接,然而我的同事在做過的工程中都是貫通)。請高手不吝賜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