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層混凝土結構裂縫及防治
混凝土結構在存放或使用過程當中,由于各種因素的影響,不可避免地會產生裂縫。裂縫有深有淺、有寬有窄,有些裂縫的存在或其發展不會影響到混凝土結構的使用安全和耐久性,屬正常裂縫,對于這類裂縫,可不必進行修補;而有些裂縫的存在或其發展會危及結構安全,或已經影響到了結構的正常使用,對于這類裂縫,則必須進行修補。 混凝土結構的裂縫修補方法可根據裂縫的深度和寬度而采取不同的修補方法,修補方法眾多,采用的修補材料也各異。一般細而淺的裂縫常用涂抹澆灌法進行修補,對于較深的裂縫則采用灌漿法,對于一些已嚴重發展的裂縫則采用鋼板(或玻璃綱)粘貼加固法。考慮到材料的強度要求,修補裂縫用的粘貼或填縫材料通常都采用高分子化學材料,這主要是因為它們硬化后的強度高,粘性好,且易于施工。通過使用這種高分子化學材料,能使裂縫周圍受損或疏松的混凝土形成整體,起到修補與補強的作用。國內目前較常用的這種高分子材料為環氧樹脂加各種其它化學原料按不同比例配制的環氧樹脂膠液。環氧樹脂膠液的原料組成及其配制各種書刊中均有大量介紹,這里不再多說,下面介紹采用環氧樹脂膠液作為修補材料的上述三種施工方法。 一、涂抹澆灌
混凝土結構裂縫的產生與防治
一、混凝土施工 嚴格控制混凝土的原材料質量、配合比、攪拌時間‘ 根據修噠噠裂縫處理材料的含水率變化,隨時間調整混凝土的配合比; 混凝土拌合物入模時,坍落度不宜過大; 嚴謹在攪拌機外二次加水攪拌混凝土; 保證澆灌混凝土的攪拌時間,位置,避免漏振、欠振、過振; 已初凝(初凝時間具體根據材料來看)的混凝土不應再次插搗形成“冷縫”,而應待其充分凝固后按照施工縫接槎處理; 樓板混凝土宜在初凝前進行二次振搗,終凝前對表面進行二次搓毛、抹壓; 截面相差較大的建筑結構應該先澆筑較深部位,然后靜停0.5-0.15h,待沉降基本完成后,再澆筑澆薄部分結構的混凝土,并充分插搗使結構混凝土合為一體; 后澆帶兩側梁板的支撐模板應予加強或進行支頂; 對結構中容易產生裂縫的部位,宜摻入纖維(可粘貼纖維布)以控制裂縫,施工工藝及摻量根據
鋼筋混凝土結構裂縫的原因與防治
混凝土裂縫成因分析和防治措施技術1第一章 引言隨著城市建設的發展和住宅改革制度的深入,用戶對房屋環境和質量要求越來越高,常常有各種各樣的投訴,其中尤為突出的是建筑物(住宅)裂縫問題反映強烈,引起工程界及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混凝土結構中的裂縫(尤其是住宅樓板、墻體中的裂縫)容易造成滲漏,影響建筑物的基本使用功能,還引起用戶的不安全感。有關的裂縫以及裂縫引起滲漏問題成為消費者投訴的熱點。本市近幾年的城市建設飛速發展,尤其是房屋建筑。在建筑業繁榮的背景下,建筑主管部門受到的投訴也多了起來,特別是住房混凝土的裂縫是最普遍的問題之一。作為一個建筑工作者,在當前施工中如何克服混凝土裂縫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本文將對混凝土裂縫的成因進行分析,并提出預防措施和處理方法。裂縫產生的形式和種類很多,有設計方面的原因,也有環境方面的原因,但更多的是施工過程的各種因素組合產生的,要根本解決混凝土中裂縫問題,還是需要從混凝土裂縫的形成原因人手。正確判斷和分析混凝土裂縫的成因是有效地控制和減少混凝土裂縫產生的最有效的途徑。1. 1混凝土裂縫的分類混凝土裂縫
摘 要:在大量文獻資料的基礎上,對混凝土結構荷載、非荷載以及其他原因引起的裂縫產生進行了深入分析,對各種不同的混凝土裂縫,提出了表面處理、填充灌漿、結構加固、混凝土里換、自修復方法的裂縫修補措施。
混凝土工程結構裂縫的分類與成因大量研究和工程實踐經驗表明,混凝土結構物的裂縫是不可避免的。產生裂縫的原因多且復雜,既有設計因素,又有施工質量和使用不當的問題。準確區分裂縫的種類及成因,需要全面地掌握相關的判斷方法,由現象推理到本質,從產生的根源著手,才能合理而正確地解決裂縫問題,處理好現場狀況。 混凝土材料引起的裂縫。在濕度低的環境中澆筑的混凝土未進行合理的養護,而在混凝土中水分失去后還未終凝完畢,由于混凝土的收縮,將在混凝土中形成收縮裂縫。材料吊卸引起的裂縫。因施工速度要求,在樓面混凝土強度未達到規定值時,為了滿足工期要求,迅速向澆筑完24小時左右的樓面堆加上一層施工時所需要的鋼筋、模板、施工設備,堆放不均勻或者大量堆放在大開間樓面,引起樓板開裂。預埋管線位置引起開裂。在多根管線集中布設的位置或是直徑偏大的管線位置引起大開間樓面開裂。這些裂縫一般是沿著管線的走向形成且平行狀分布。溫度開裂。在建筑平面長度超過規范允許值而未在設計中采取加強措施時,將在長方向的樓面中間部位的板帶中由于溫度應力超過混凝土中的拉應力,相應位置的板中將形成溫度裂縫,一般垂直于建筑平面的長向。結構平立面
混凝土結構加固方法與技術:混凝土結構的加固分為直接加固與間接加固兩類,設計時可根據實際條件和使用要求選擇適宜的方法和配套的技術。直接加固的一般方法有:1、加大截面加固法該法施工工藝簡單、適應性強,并具有成熟的設計和施工經驗;適用于梁、板、柱、墻和一般構造物的混凝土的加固;但現場施工的濕作業時間長,對生產和生活有一定的影響,且加固后的建筑物凈空有一定的減小。2、置換混凝土加固法該法的優點與加大截面法相近,且加固后不影響建筑物的凈空,但同樣存在施工的濕作業時間長的缺點;適用于受壓區混凝土強度偏低或有嚴重缺陷的梁、柱等混凝土承重構件的加固。3、有粘結外包型鋼加固法該法也稱濕式外包鋼加固法,受力可靠、施工簡便、現場工作量較小,但用鋼量較大,且不宜在無防護的情況下用于60攝氏度以上高溫場所;適用于使用上不允許顯著增大原構件截面尺寸,但又要求大幅度提高其承載能力的混凝土結構加固。 4、粘貼鋼板加固法該法施工快速、現場無濕作業或僅有抹灰等少量濕作業,對生產和生活影響小,且加固后對原結構外觀和原有凈空無
對混凝土結構溫度裂縫的研究
混凝土結構裂縫病害的整治
依據《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2002 第8.1.2條計算最大裂縫寬度時按荷載效應的標準組合并考慮長期作用影響,不知道長期作用影響在哪里體現?
混凝土的裂縫是不可避免的,其微觀裂縫是本身物理力學性質決定的,但它的有害程度是可以控制的,有害程度的標準是根據使用條件決定的。目前世界各國的規定不完全一致,但大致相同。如從結構耐久性要求、承載力要求及正常使用要求,最嚴格的允許裂縫寬度為0.1mm.近年來,許多國家已根據大量試驗與泵送混凝土的經驗將其放寬到0.2mm.當結構所處的環境正常,保護層厚度滿足設計要求,無侵蝕介質,鋼筋混凝土裂縫寬度可放寬至0.4mm;在濕氣及土中為0.3mm;在海水及干濕交替中為0.15mm.沿鋼筋的順筋裂縫有害程度高,必須處理。 混凝土裂縫原因分析在修補裂縫前應全面考慮與之相關的各種影響因素,仔細研究產生裂縫的原因,裂縫是否已經穩定,若仍處于發展過程,要估計該裂縫發展的最終狀態。 裂縫的現狀調查(裂縫類型和寬度);有無病害(漏水、鋼筋銹蝕);產生裂縫的經過(發生時間和過程);施工記錄的檢查;根據混凝土鉆芯檢查構件的強度、厚度;荷載調查;中性化試驗;鋼筋調查(鋼筋位置、細筋數量及有無銹蝕);地基調查;混凝土分析;荷載試驗;振動試驗。 混凝土裂縫的處理1.表面處理法:包括表面涂抹和表面貼
摘要:混凝土裂縫產生的原因很多,可分兩類,即結構性裂縫和非結構性裂縫,本文分析了混凝土工程中常見的一些裂縫問題原因,并對收縮裂縫的一般規律作了探討,結合具體情況提出了一些預防及處理措施,以避免或減少混凝土收縮裂縫。 一、混凝土的收縮 收縮是混凝土的一個主要特性,對混凝土的性能有很大影響。產生收縮裂縫的原因,一般認為在施工階段因水泥水化熱及外部氣溫的作用引起混凝土收縮而產生的裂縫。常發生在結構變截面處,往往與受力鋼筋平行。如不加以防止,可能會造成嚴重后果。 混凝土的收縮分為1、塑性收縮2、化學收縮3、物理收縮4、碳化收縮 影響因素有:1、集料含量:混凝土產生收縮主要組成是水泥石,增加集料的相對含量即可減少收縮。 2、集料的質量:在配合比一定時,采用彈性模值較高的集料,可以減少收縮。 3、單位用水量,在混凝土中,水泥與水經水化反應而產生凝膠,凝膠吸濕則膨脹、干燥則收縮。因此單位用水量對混凝土收縮有較大影響。 4、相對濕度:周圍介質對相對濕度是影響混凝土收縮的重要因素,相對濕度越小,收縮越大。
混凝土工程中材料的特性決定了結構較易產生裂縫,從實踐中來看施工中混凝土出現裂縫的概率也是很大的,相當一部分裂縫對建筑物的受力及正常使用無太大的危害,但裂縫的存在會影響到建筑物的整體性、耐久性,會對鋼筋產生腐蝕,是受力使用期應力集中的隱患,應當盡量在各方面給予重視,以避免裂縫的出現或把裂縫控制在許可的范圍之內。 1高層建筑施工中幾個特殊部位的裂縫分析 1.1大體積基礎混凝土板 高層建筑中隨著高度的不斷增加,地下室愈做愈深,底板也愈來愈厚,厚度在3m以上的底板已屢見不鮮。高層建筑中基礎底板為主要的受力結構,整體要求高,一般一次性整體澆筑。國內外大量實踐證明,各種大體積混凝土裂縫主要是溫度變化引起。大體積混凝土澆筑后在升溫階段由于體積大,集聚在內部的水泥水化熱不易散發,混凝土內部溫度將顯著升高,這樣在混凝土內部產生壓應力,在外表面產生拉應力,由于此時混凝土的強度低,有可能產生表面裂縫。在降溫階段新澆混凝土收縮因存在較強的地基或基礎的約束而不能自由收縮。升溫階段快,混凝土彈性模量低,徐變的影響大,所以降溫時產生的拉應力大于升溫時產生的
裂縫問題是一個人們普遍關心的問題,對混凝土結構而言,裂縫的存在是十分普遍的現象。大量科研和實踐都證明了混凝土結構出現裂縫是不可避免的,裂縫出現時荷載常為極限荷載的15%-25%。在正常使用荷載作用下,鋼筋混凝上結構一般是帶裂縫工作的,一般肉眼可見的裂縫范圍為0.02- 0.05mm,裂縫寬度小于0.05mm 的屬無害裂縫,對防水、防腐蝕與承重的影響均可忽略不計[1]。我國現行規范對一般正常使用條件下混凝土結構構件最大裂縫寬度的控制標準為0.3mm[2]。因此就經濟及科學觀點,一定程度的裂縫是可以接受的。
導讀 在結構混凝土施工過程中,混凝土表面常會出現各種病害,其中混凝土裂縫是很普遍的結構性病害之一。它不僅影響結構的美觀,也會降低結構混凝土的強度,影響結構的使用性能和使用壽命,給人們的生活、生產帶來不便。因此,對引發結構混凝土裂縫的成因進行分析、歸納及采取預防措施很有必要。 1裂縫的成因 在施工和使用過程中,引起建筑混凝土結構開裂的原因很多,當發生溫度和濕度變化、結構受荷、地基不均勻沉降、施工方式不當時,都非常容易產生裂縫,具體原因有以下幾方面: (1)設計構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