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wu223529 于 2013-5-28 05:58 編輯 我們的這個工程施工區域屬于鹽漬土地區,而且地下水位高,為了防止鹽漲采用了土工格柵以及級配礫石回填。雖然這個工程已經竣工驗收了,但是我的心里一直有個疑問級配礫石回填怎么檢測壓實度?采用什么方法和儀器檢測,才能證明已經壓實了!!!求大家幫幫忙幫我解決這個疑問!!!謝謝!!!
1、恢復中心線,每10m設一樁,樁上劃出將施工層次的設計高和松鋪層高度。松鋪厚度=壓實厚度×松鋪系數。松鋪系數由試驗路段施工提供或驗證,在沒有試驗數據的情況下可采用經驗數據,一般為1.15~1.30。2、路肩兩側每10m設置邊樁,通過計算,求出邊樁位置攤鋪層的設計高和松鋪高度,并在邊樁上劃出設計高和虛鋪高度。3、經復測,發現有下承層高度超過設計標高,侵入上層時,要進行刨刮;對個別低于設計高度的低洼部位應用基層材料補平;對于有大面積整段低于設計高度的路基,可以不預先補平,但要將其相差高度計入底基層或基層厚度中,一并標注在中線和邊線的施工樁號上。
對于柔性路面而言,作為基層的級配碎石的承載力和抗變形能力都是很重要的指標。那么,對于不同級配的級配碎石,其CBR的大小一般為多少呢?也就是說,級配比較合理的碎石,其CBR值的范圍是多少?求各位大俠指點,不甚感激!
級配碎石墊層的作用是什么呢?工程中應用到底怎么樣呢?
這個是我好不容易找到的,一起與大家分享,這里面有很多相關的設計圖,資料等。是混凝土面板砂礫石壩的
向各位同行請教一下對砂石回填的地基處理其壓實系數如何控制,用什么樣的檢測方法,環刀法取樣是否合理?環刀法能去級配砂石嗎?
我畢業實習時做的一個電子表格,當時貌似能算出這個瀝青混合料合成級配計算,用的EXCLE2003版本做的,貌似現在好像也要用2003版的才有用。不過遺憾的是我現在忘了當時是怎么做出來,希望有興趣的朋友下下來看看!
“豆礫石回填灌漿”是TBM法中采用的一項施工技術,在國內“引大”工程(甘肅省引大通河入秦王川工程)和“引黃入晉”工程(山西省引黃河水到太原和大同)均采用這一施工技術。隨著工程建設的發展,部份長隧洞工程必將選用全斷面掘進機施工,當地質條件復雜,巖石較軟而破碎時,必將選用全護盾式或雙護盾式掘進機施工,混凝土預制構體襯砌,必然要用豆礫石回填并灌漿固結,俗稱TBM法。為讓工程局人士對這一工程技術內含有些了解,這里將介紹豆礫石回填灌漿的應用范圍,豆礫石回填灌漿的施工工藝,豆礫石回填灌漿的質量影響因素和質量檢查方法。最后對豆礫石回填灌漿的一些個人淺見,以餮讀者。 一、豆礫石回填灌漿的應用范圍 豆礫石回填灌漿適用于隧洞很長,不便于采用鉆爆法施工,采用雙護盾式掘進機開挖,混凝土預制構件襯砌的工程。 預制構件是在后護盾內由機械手安裝,構件外壁與護盾間有一定的空隙。護盾壁厚4-5cm,后護盾與圍巖壁間又有2~3cm間隙,因此,混凝土預制構件與圍巖壁間就形成了8~10cm的空間,這部份空間與洞內僅有幾個構件的吊裝孔相通,
路基基底有地下水,所以設計設計了回填1m厚的砂礫石,請問下大神們這個回填的砂礫石需要進行什么試驗,回填分層厚度是多少,回填之后需要做壓實度嗎
各位前輩!最近我要做一個關于泥結石路面和沙礫石路面的對比的課題!我是黑龍江的!那位前輩能給我詳細講講這兩種路面的優缺點!晚輩在這里謝了!
山東省消耗量定額中級配砂石含量為石子.911砂子.488,比例大致為2:1,而設計要求砂子:石子為2:1,請教各位老師,應當怎樣換算
想請問一下各位,現在我所在這條三級公路準備對級配碎石層進行鋪筑,設計厚度范圍為(280mm~300mm),不知道是不是能一層鋪筑完成?懸請大家指教。或者指點我哪本規范上面有?謝謝!
誰有四川定額,幫我查下15CM厚級配碎石20CM厚級配碎石15CM厚級配砂礫石單價各多少錢一平方米?大概就行了,不用精確,謝謝!
今天小弟上傳一份骨料級配平衡計算小軟件,希望大家喜歡。也希望大家有類似的東東多傳上來
在水利水電工程中處理砂礫石地基加固通常要用到樁基法,固結灌漿法,不太深的可以考慮采用換填法,各位還有哪些好方法嗎?請多多指教
高鐵級配碎石填筑
做一個直徑20多米的大污水池,因下面土的地基承載力比較小,采用三七級配砂石換土回填,要求壓實度系數為0.94,但是施工單位回填質量不好,石塊大小也沒有按規范來,怕以后使用產生不均勻沉降,要求一定做壓實度實驗.可是甲方卻說這個地區都沒有檢驗級配砂石回填密實度的實驗,難道就真的沒有嗎?我想問問各位對級配砂石的質量是如何檢驗的?
1.編制級配碎石墊層、基層的施工組織設計和開工申請,向駐場監理單位呈報“基層開工報告單”,經同意后方可進行基層施工。2.下承層及其中埋設的各種溝、管等隱蔽構筑物,必須經過自檢合格,報請駐場監理單位檢驗,簽字認可后,方可鋪筑其上面的基層。3.各種材料進場前,應及早檢查其規格和品質,不符合技術要求的不得進場。材料進場時,應檢查其數量,并按施工平面圖堆放,而且還應按規定項目對其抽樣檢查,檢查結果報駐場監理單位。4、對于底基層,根據壓實度檢查(或碾壓檢驗)和彎沉測定的結果,凡不符合設計要求的路段,必須根據具體情況,分別采用補充碾壓、加厚底基層、換填好的材料、挖開晾曬等措施,使達到標準。5、下承層上的低洼和坑洞,應仔細填補及壓實。底基層上的搓板應刮除;松散處,應耙松灑水并重新碾壓。6、逐一斷面檢查下承層標高是否符合設計要求。下承層標高的誤差應符合規范規定,滿足設計要求。7、在槽式斷面的路段,兩側路肩上每隔一定距離(5~10m)應交錯開挖泄水溝或設置碎石盲溝。8、編制試驗路段施工方案,明確試驗目的,將方案報送監理審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