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2009年1月自考建筑結構試驗試題 課程代碼:02448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2分,共2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后的括號內。錯選、多選或未選均無分。 1.當使用砂
建筑組態技術實驗指導書,《建筑組態技術》實驗是配合《建筑組態技術》的課堂教學而設置的實踐性教學環節。《建筑組態技術》課程目的是使學生掌握組態軟件的基本概念和主要內容,深入理解組態軟件的基本理論和應用技術,結合智能建筑領域的應用特點,學會基于
孔口應設移動式活動蓋板,當盛土吊斗提升到距離地面足夠高度時,推活動蓋板封閉井口,等土卸出并運走后,再開啟蓋板,下放吊桶。施工現場應配備鼓風機、氧氣袋等急救用品,挖土作業一定深度時,應向井內通風,供氧,風量不小于25L/s,防止有毒氣體傷人。
工序質量控制檢查度達100%,材料、設備質量控制檢查度95%,隱蔽工程100%現場驗收,旁站100%按規定實施,巡視平行檢查、見證每天不小于4小時,通過對各控制點的控制,能在巡視、驗收中發現問題,督促施工單位對存在的問題進行整改,使屋面工程
建筑場地和鄰近區域內的地下管線(管道、電纜)、地下構筑物、危房、精密儀器車間等施工前應會同有關單位和業主進行詳細檢查,并將建(構)筑物原有裂縫特殊情況記錄備查,對挖孔和抽水可能危及的鄰房應事前采取加固措施。
本資料為:建筑工程挖孔樁成孔檢查記錄,本文非常具有參考借鑒價值,特此分享,供大家學習,內容詳實,可供下載參考。
1.0.1 為使生物安全實驗室在設計、施工和驗收方面滿足生物安全防護實驗室的通用安全標準,切實遵循物理隔離的建筑技術原則,制定本規范。 1.0.2 本規范適用于微生物學、生物醫學、動物實驗、基因重組以及生物制品等使用的新建、改建、擴建的生物
1 開孔前,樁位應準確定位放樣,在樁位外設置定位基準樁,安裝護壁模板必須用樁中心點校正模板位置,并應由專人負責。 2、井圈中心線與設計軸線偏差不得大20mm。 3、井圈頂面應比現場地高出100~150mm,壁厚應比下面井壁厚度增加100~1
本工區按設計共DyK2+034~DyK2+300、DyK2+700~DyK3+000兩段及DyK3+420涵洞均需采用碎石樁進行地基加固處理。其中DyK2+034~DyK2+300路基碎石樁設計樁長12m;DyK2+700~DyK3+000
施工坐標轉換 分享大家,也是增強自己記憶。 1、首先由建筑平面坐標體系圖紙; 2、在建筑天正打開要轉換的圖紙; 3、菜單欄輸入直線“L”,在界面屬于點坐標,先Y軸,再X軸坐標,最少2點(對角點); 4、檢查轉換2點坐標標注是否與圖紙一致;
樁孔內采用36V低壓防爆照明燈具照明。井內一切設備必須接零接地,絕緣良好,各控用電必須分閘,嚴禁一閘多用。施工用電必須遵照國家現行標準《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JGJ46)的規定。
挖孔、起吊、護壁、余渣運輸等所使用的一切設備、設施、安全裝置、防毒面具或氧氣面罩、配件、材料和個人勞動防護用品,必須在使用前檢查,確保使用的安全; 孔口料斗應牢固固定于孔口,不得有晃動、搖擺等現象;
每班作業前,應將樁孔內的積水抽干,并用鼓風機或大風扇向孔內送風5分鐘,使孔內混濁空氣排出,才準下人。孔深超過10m時,地面應配備向孔內送風的專門設備,風量不宜少于25L/S。孔底鑿巖時還應加大送風量;
挖孔樁施工應對施工安全予以特別重視,應制定周密可靠的安全技術措施、安全操作規定并嚴格認真執行,經常檢查。
鉆孔灌注樁 (以下簡稱鉆孔樁)是指用鉆沖機具在土中鉆進邊破碎土體邊出土渣而成孔,然后在孔內放入鋼筋骨架灌注混凝土而成的樁。鉆孔樁成樁需要采用包括制備一定數量的泥漿、護壁、提高孔內泥漿水位,灌注水下混凝土等相應的施工方法和工藝,鉆孔樁的施工設
本次畢業設計完成的是某高校綜合實驗樓的建筑、結構設計 ,通過畢業設計的實踐 ,學習、掌握和提高綜合應用所學知識進行分析問題和解決工程實際問題的能力。 按照設計任務書的要求 ,在老師的指導下 ,建筑方面從校園環境出發 ,創造平淡、含蓄、簡潔、
本工程挖孔樁大多異形樁且樁十分密集,最大的樁等效于圓樁直徑3300 mm,最小為900 mm。平均深度為15米左右,最深的達到22米左右。土石方大約3500立方米左右,護壁砼平均厚度為150 mm。
內容簡介 四、孔樁施工安全技術要點 1.多孔同時開挖施工時,應采取間隔開挖的方法。相鄰的樁不能同時挖孔,必須待相鄰樁孔澆灌完混凝土之后才能開挖,以保證土壁穩定。 2.樁孔下挖過程中,必須按照挖一節土(每挖深50~80cm),做一節護壁或安放
摘要: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高速增長,建筑業也得到了蓬勃的發展,各大城市高樓林立,大型公共建筑、工業廠房不斷涌現
簡述建筑智能化技術在樓宇中的應用,提出了教學實驗樓建筑設備自動化系統的設計框架,為學校實驗樓具有智能化功能、促進學校教學設備與設施的現代化、改善實踐性教學環境提出了初步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