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知道這個82.81 KN·M是怎么算出來的,我怎么也算不對。
如題,如果用力矩分配法計算多跨連續梁支座內力,如何再計算每跨跨中的彎矩,除了力矩分配法,有沒有別的方法計算多跨連續梁的內力,急求高手指教!
本帖最后由 csccbjs 于 2015-10-2 09:22 編輯 如下圖,連續梁4跨,中間支座也是框架梁,此時4跨連續梁的配筋是怎么配?必須通常配嗎?底筋可以在中間梁支座處分別錨固嗎? 我覺得底筋是可以斷開分別錨固的,上部鋼筋應該通常配,當然能通則通。
> : > 多跨連續梁計算系統是依據港口工程技術規范(1998年)開發的工程輔助設計軟件,該系統考慮多種支撐方式(彈性支撐、剛性支撐、自定義支撐)、多種單元模式(普通梁單元、彈性地基梁單元)、多種連接方式(節點鉸接、節點固結)、多種荷載(集中力、均布力、滾動力),并且考慮二次現澆,此外該系統提供直觀的3D視圖方式顯示連續梁實體模型、荷載、作用效應等,并且為用戶提供完整的WORD格式報告書。 http://www.easydoing.net/setup/hl.exe
我想問一下,不等跨連續梁和板的計算方法有多少,那些方法簡便一些,還有就是等跨連續梁算彎矩時候的系數是怎么確定的,比如連續板與梁整體現澆時候的系數是1/16,梁是1/24......
連續梁的內力包絡圖
一組17.5 kN定距為1.0米的移動荷載作用在跨度分別為1.2,1.1,1.3,1.4,2.2,3,1.0,2.2的連續梁上,如何計算該連續梁?
跨松林路連續梁預壓方案一、工程簡介跨松林路32m+48m+32m連續梁采用Φ48*3.5mm碗扣支架現澆,連續梁翼緣板范圍內立桿橫向間距為90cm,腹板范圍內立桿橫向間距為30cm,底板范圍內立桿橫向間距為60cm,立桿縱向間距均為60cm;跨越松林路處采用雙門洞工字鋼跨越,支柱采用碗口件搭設,碗口件縱橫向間距30cm,豎向步距120cm,工字鋼與松林路正交正做,工字鋼與線路平行,工字鋼跨度為6.2m,間距0.3m~0.9m,共設44根。二、預壓方案1、人員組織: 主要負責人 王建斌、高雨(協調組織施工現場作業) 技術主管 謝國權(測量、放樣、預壓技術指導監督) 領工員 汪順華、李元明(落實交底、協調機械人員) 作業隊負責人 梁月清(組織施工人員配合預壓作業)2、預壓范圍:經開區特大橋48m連續梁跨松林路門架工字鋼頂底模范圍內及墩身前后5m范圍內支架(見附圖)。3、預壓荷載材料:混凝土預制塊,預制塊尺寸1.3m*1m*0.65m。4、預壓施工順序: ①、現場技術主管根
簡支梁的彎矩和剪力最后可以通過疊加得出最后結果。但是有3跨連續梁因為每跨上面都有集中荷載和均布荷載作用,現在可不可以先算集中荷載的連續梁的彎矩或剪力,然后再算均布荷載的彎矩或剪力,最后按簡支梁的那種思路疊加匯總呢最后???
新人求教:11m跨的連續梁 ,只承受自重,截面高度有要求么?我取得400高(滿足裂縫+撓度+承載力要求),師傅說太小,最小1/20,規范好像沒說明?如有,求支出
本人自學超靜定結構的時候遇到解決不了的問題了,請教各位大神一下/(ㄒoㄒ)/~~圖乘法的時候,Yc的數值,即,2/3和1/3分別是怎么來的,看上去不是通過外力形心(拱形)得來的呢。是不是圖乘法算力矩的時候和線性力是不同的呢。
小箱梁通用圖及連續梁、斜腿剛構跨線橋通用圖
鐵道部連續梁安裝通用圖 希望對搞鐵路連續梁的同志們有用[local]1[/local]
超長多跨連續梁溫度裂縫控制技術
多跨連續梁,一端懸臂4米,連續梁250*500,懸臂梁250*700由于懸臂梁支座負筋較大,需用4根22,而連續梁上通筋2根16就夠了,如何處理,如何平法表示,求教?
如下圖,如何模擬類似pkpm這樣的連續梁? 支座如何設置,我已經試一晚上了,計算出的彎矩和PKPM都不符合另外我要加上如下圖的節點彎矩 如何做到????????希望高手貼個小模型 謝謝!?。。。。。。。。?/p>
橋梁位于山東省模板情況:兩邊跨用的土牛胎,中跨用的貝雷梁現場情況:一星期前完成張拉并全部封錨,昨天拆除了橋臺周圍小部分土牛胎,發現所有橋臺支座脫空了兩公分,復測了支座頂面標高,均無問題。找人驗算了橋梁模型,施工階段正常使用階段均無問題,按理不應該有這么大的位移。請大家幫忙考慮下,梁端為什么會起來兩公分?
如題。假設框架梁通長筋為2D20,支座處配筋為4D20,那么其中的兩根20的鋼筋要在何處截斷呢?雖然規范上的說應延伸至按正截面受彎承載力計算不需要該鋼筋的截面以外不小于20d處截斷,但實際施工過程中不可能每根梁都那么算的。那么請問在實際施工過程中,上部縱筋一般在何處截斷?是跨度的多少分之一?
翼緣板粘貼CFRP加固連續梁負彎矩的試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