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層建筑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第4.3.13條 施工后澆帶的作用是在于減少混凝土的收縮應力,并不是減少溫度應力,而提高它對溫度應力的耐受能力。所以通過后澆帶的板、墻鋼筋應斷開搭接,以便兩部分的混凝土各自自由收縮;(如梁、板1/3跨度處,連梁跨中等),不必在同一截面上, 曲折而行,只要將建筑物分開兩段即可。《高層箱型基礎及筏型基礎技術規程》,蘇G01—2003圖集,卻說后澆帶鋼筋應貫通。
除了在11G的地下室外墻中看到有加強筋(還是設計確定)外,其他地方沒看到有要求做加強筋的。這個頂部加強筋是必須要的嗎?
后澆帶留置好后要等很長時間才能澆筑混凝土,特別是高層建筑的沉降后澆帶有的要留置一年以上,為了防止后澆帶鋼筋銹蝕,必須采取防銹措施。防銹措施的費用是否可以向建設單位另外記取。
看11G101-1圖集中給出的后澆帶鋼筋連接做法,都是按搭接來的。現場看的卻有不少是焊接接頭。為什么圖集中不給焊接的做法?難道只能用搭接?
JGJ3-2010《高層建筑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3.4.13(結構平面布置)中說:……后澆帶……鋼筋采用搭接接頭。JGJ3-2010《高層建筑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12.2.3(地下室設計)中未明確規定是貫通還是斷開。JGJ6-99《高層建筑箱形與筏形基礎技術規范》6.6.2條中說:在施工縫(后澆帶)處,鋼筋必須貫通。GB50108-2001《地下工程防水技術規范》5.2.2條中說:后澆帶可做成平直縫,結構主筋不宜在縫中斷開。 但2008版《地下工程防水技術規范》中沒有明確是否斷開。結論:上部結構里設置的后澆帶處板鋼筋宜斷開,而地下工程的后澆帶處鋼筋規范總體上趨向于不斷開。
《鋼筋混凝土用熱扎帶肋鋼筋》GB1499《鋼筋混凝土用熱扎光圓鋼筋》GB13013《鋼筋機械連接通用技術規程》JGJ107 《焊縫載圖樣上的符號表示法》(ISO02553-84)
有關后澆帶的設計規范相關規定有:一是 JGJ3-2002《高層建筑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12.1.10 條規定,當采用剛性防水方案時,同一建筑的基礎應避免設置變形縫。可沿基礎長度每隔 30~40m 留一道貫通頂板、底板及墻板的施工后澆縫,縫寬不宜小于800mm,且宜設置在柱距 3 等分的中間范圍內。后澆縫處底板及外墻宜采用附加防水層;后澆縫混凝土宜在其兩側混凝土澆灌完畢 2 個月后再進行澆灌,其強度等級應提高一級,且宜采用早強、補償收縮的混凝土。二是 JGJ6-99《高層建筑箱形與筏形基礎技術規范》6.6.2 條規定,基礎長度超過 40m 時,宜設置施工縫,縫寬不宜小于 80cm.在施工縫處,鋼筋必須貫通。6.6.3 條規定,當主樓與裙房采用整體基礎,且主樓基礎與裙房基礎之間采用后澆帶時,后澆帶的處理方法應與施工縫相同。三是 GB50010-2002《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9.1.3 條規定,如有充分依據和可靠措施,本規范表中的伸縮縫最大間距可適當增大,混凝土澆筑采用后澆帶分段施工。四是 GB50007-2002《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8.4.15 條規定,對高層建筑筏形基礎與裙房基礎之間
一地下車庫坡道處后澆帶鋼筋被施工單位割斷,這是野蠻施工行為。已對施工單位罰款。請問后澆帶溫度帶和沉降帶對預留鋼筋有要求么?請問怎么處理啊!
地下室后澆帶這個地方兩側不是要用鋼絲網隔開的嘛,主要是鋼絲網的鋼筋支撐做法,一般設計都不會給,鋼絲網其實是起到模板的作用,肯定要用鋼筋支撐住的,誰有這個后澆帶的施工現場圖片?發個看看唄,
普通工程都會設計后澆帶,分沉降跟伸縮兩種,但是甲方要求改為膨脹加強帶,55米設置一道。如果是伸縮后澆帶用膨脹加強帶來替代可以理解,沉降也能用膨脹加強帶來替代嗎?規范上也沒提到有沉降膨脹加強帶一說,求大神解疑!
轉角的鋼筋要連貫鋼筋不可以用斷鋼筋彎角在柱子里把?柱子鋼筋穿過梁比較好把?請高人指點。謝謝
膨脹加強帶與后澆帶詳解
某工程基礎為板筏,中部設一處800寬后澆帶,對平行后澆帶方向附加鋼筋的布置范圍,設計圖示意為800+2Lae(垂直后澆帶方向附加鋼筋的錨固長度),而實際施工中按后澆帶實際寬度800范圍布置,施工做法是否可行?
由于后澆帶施工煩、工期長、易滲漏等缺點,近兩年,不少工程(尤其地下室)采用設置膨脹加強帶來代替后澆帶。請教各位大俠 1、是否可采用膨脹加強帶代替后澆帶 2、膨脹加強帶設置原則及理論計算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