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招標標的為一標段:吉林·綠地世紀城一期的弱電工程,包括整個系統的集成設計以及子系統的深化設計、設備供應、安裝施工、調試檢測、必要的軟件開發,系統的生成、驗收(分調與總調)和維修(護)以及人員培訓等,具體范圍詳見招標文件技術要求。
本指南主要包括施工準備、橋梁基礎、下部構造、上部構造和橋梁附屬等內容,提出了各分項工程施工的一般規定、施工工序、施工要點、質量控制、安全文明施工等方面的要求。
為進一步規范高速公路路面施工管理,提高路面工程施工質量和安全,促進路面工程施工管理的標準化、規范化、精細化,全面提升公路建設管理水平和行業文明形象,特編制本指南。本指南適用于江蘇省新建高速公路項目,改擴建高速公路項目可參考使用。
標準化是為了在一定范圍內獲得最佳秩序,對現實問題或潛在問題制定共同使用和重復使用條款的活動。標準化工作的任務是制定標準、組織實施標準和對標準的實施進行監督。
江蘇省高速公路施工標準化指南(工地建設),內容包括:本指南可供建設管理單位、監理單位和施工單位使用等,可供參考。
江蘇省高速公路施工標準化指南(軟基處理),內容包括:本書為《江蘇省高速公路施工標準化指南》中的軟基處理分冊等,可供參考。
標準化是指以制訂標準和貫徹標準為主要內容的全部活動過程。企業的標準化是指把企業日常的大量性、重復性工作,通過少數化和基準化的方法加以簡化,使企業的經營活動達到效率的行動過程。企業管理是按照生產資料所有者的利益和意志,對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所進
建設集團施工現場視覺系統標準化規范手冊,PDF格式,32頁,A3版式,包括標識識別系統、標識應用、施工區域三個部分的內容,可供參考。 …… 第二部分 標識應用(辦公區、生活區) 大門;辦公區大門;施工區大門;邊門;圍墻;告示牌;旗桿及旗墩;
建筑公司視覺系統標準化施工指導手冊,57頁,附圖豐富,包括基礎設施規范、安全、文明設施、設備、辦公區視覺規范、生活區視覺規范、其他設施、設備,圖片尺寸標注清晰,可供參考。 第一章 基礎設施規范 1.1 工地主門、邊門 1.1.1 工地主門
江蘇省高速公路建設現場安全管理標準化技術指南,內容包括:本指南《管理篇》按照國家現行安全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規、規章和有關文件的要求,對現場管理機構、總監辦、項目經理部必須履行的責任和義務做出了具體的規定等,可供參考。
簡介:[江蘇]建設工程安全標準化管理臺賬(387頁),doc格式; 主要內容: 目 錄 1.安全管理基本資料 2.崗位責任制、管理制度、操作規程 3.安全防護用品(具)管理 4.安全教育及安全活動記錄 5.專項施工方案及安全技術交底 6.安
xx醫院標準化建設工程是江蘇省南通市對口支援新疆伊寧縣重點民生項目,是南通市援疆項目中的“交鑰匙”項目,同時也是我公司又一次面向社會的窗口。本工程由江蘇省南通市對口支援新疆伊寧縣前方工作組投資建設(資金組成為國家資金、援疆資金、地方資金)。
本資料為:DGJ32J157-2013居住建筑標準化外窗系統應用技術規程,內容詳實,可供參考。
1、系統門窗在中國的應用現狀; 2、市場上將形成促進高性能的門窗系統發展的四個動力; 3、系統門窗將走進我們的生活,我們的門窗企業做好準
目 錄 序 號 資 料 名 稱 編號 頁數 1 消火栓滅火系統質量保證資料核查表 C-1 2 圖紙會審記錄 1 3 設計變更明細表 2 4 技術交底記錄 3 5 施工技術核定單 4 6 施工組織設計(方案) 5 7 開工報告 6 8 設備材
系統調試施工工藝標準,建筑工程通風與空調工程中,設備單機運轉,系統聯動試運,無生產負荷系統聯合試運轉的測定和調整,帶生產負荷綜合效能試驗的測定和調整
本合同段屬于仙桃市西流河鎮、沙湖鎮范圍內,起于仙桃市西流河鎮金橋村,止于沙湖鎮灘湖村,樁號為K153+000~K175+938,全長22.938Km。
施工前將樁位附近的地面平整,清除雜物,使道路通暢、排水良好,具備“三通一平”;現場四周設置臨時防護和安全照明,并將施工用的臨時設備準備就緒;修建出渣道路,棄渣地點設在距樁孔10米以外,以防孔道坍塌,堵塞孔道,保證出土路線暢通。 物資準備 施
指景區能夠通過智能網絡對景區地理事物、自然資源、旅游者行為、景區工作人員行跡、景區基礎設施和服務設施進行全面、透徹、及時的感知;對游客、景區工作人員實現可視化管理;優化再造景區業務流程和智能化運營管理;同旅游產業上下游企業形成戰略聯盟,實現
在系統的工程竣工驗收前,施工單位應按下列內容編制竣工驗收文件一式三份交建設單位,其中一份由建設單位簽收蓋章后,退還施工單位存檔。
為進一步加強和規范橋梁建設項目的標準化管理,安全優質高效的完成各個項目的施工建設任務,規范橋梁施工的各項工序操作,消除不合理的施工工序及工藝,提高管理水平和工程質量水平,樹立良好社會形象,促進橋梁施工質量再上一個新臺階。
海綿城市是指通過加強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充分發揮建筑、道路和綠地、水系等生態系統對雨水的吸納、蓄滲和緩釋作用,有效控制雨水徑流,實現自然積存、自然滲透、自然凈化的城市發展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