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前言 我國70%的國土為山嶺和丘陵地區,以往山區公路建設中較多采用的是大填大挖和盤山繞行的方案,近年來,隨著公路交通事業的發展,隧道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建設規模越來越大。采用隧道方案能夠較大地提高路線線形標準,縮短行車里程,還可避開山區公路滑坡、崩塌、碎落等常見病害,改善行車條件,并且可以避免大面積開挖擾動山體,減少對植被的破壞,避免產生大量棄方土石填充山谷河灘,能夠有效地保護生態環境。 今年來,國家對工程建設質量的要求也越來越嚴格。與鐵路、水工隧道相比,公路隧道具有斷面大,附屬設施多,運營環境要求高等特點,因此對公路隧道建設的技術水平要求也相對較高。公路隧道工程施工質量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到工程的質量、使用性能與造價。 2.隧道施工質量檢驗評定 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是施工質量控制的重要手段。隧道的質量檢驗評定工作要結合隧道施工的特點來進行。近年來,公路隧道的設計、施工在理淪和技術上都有了較大的發展,目前廣泛采用新奧法進行設計施
公路隧道施工監測檢測技術及實踐.
[local]1[/local][local]2[/local][local]3[/local][local]4[/local]地鐵與隧道應用方向:一、掌子面的測量以及巖層結構分析二、隧道工程監控 : 1.開挖土方量計算2.開挖隧洞壁平整度分析 3.隧洞的斷面分析4.超/欠挖分析 5.隧道掘進方向校驗三、噴漿厚度分析等等經典案例:世界第二深埋隧道—錦屏山隧道項目、青島膠州灣橋隧工程...
隧道設計施工檢測驗收規范
鋼支撐施工質量檢測 鋼支撐是被動支撐維持圍巖穩定,主要用于圍巖自穩能力極差,及時控制圍巖的變形和坍塌
由于該隧道位于原有高鐵隧道范圍一公里之內,爆破施工需報鐵路局進行繁瑣的論證,嚴重影響了施工進度現求助各位大神,采用非爆破手段,可有好的推薦?
請教下: 有一引水工程,需要穿山體約1.5公里,想用最小凈空的隧道形式,想問下人工爆破施工是否可行,具體施工怎么搞,有沒有什么書籍參考?施工工期及造價怎么? 請大家指教下!
隧道施工監控量測與測試。。。。。。。。。。。。
(一)構造組成 (二)性能特點及適用條件 (三)小導管布置和安裝
淺 析 公 路 隧 道 的 設 計 和 施 工 結合本管段隧道的TRANBBS設計情況和TRANBBS施工中的實際情況,特對各分項工程分化講解如下:一、隧道襯砌類型的分類隧道襯砌類型一般分為:整體式襯砌、復合式襯砌、噴錨襯砌和裝配式襯砌。一般常用的形式是前面三種。復合式襯砌是指外層用錨噴作初期支護,內層用模筑混凝土作二次襯砌的永久結構,兩層間根據需要設置防水層。(為防止初期支護和二次襯砌間的不同變形而引起混凝土出現裂紋,一般在兩層間均設置隔離層)適用于Ⅲ級及以下軟弱圍巖。復合式襯砌中噴錨支護是柔性結構,是充分利用圍巖的自承能力和圍巖密貼共同變形。 噴錨襯砌是指以噴錨支護作永久性襯砌的通稱。噴錨襯砌適用于地下水不發育的Ⅲ級及以上圍巖的短隧道。 從受力結構來區分,整體式襯砌、復合式襯砌、噴錨襯砌:整體式襯砌中的噴錨支護是作為臨時支護措施(是為保證施工安全而用的),不是永久結構受力的部分(其實肯定受力),模筑混凝土是永久結構受力的部分;復合式襯砌中噴錨支護作為初期支護(當然也作臨
一、 技術背景鐵路是復雜的綜合學科,主要包含機、車、工、電、輛等五大行,具體包括:地理地質、機務車輛、電氣、通訊、信號、隧道、橋梁、維護等。標準的建立與實施是 BIM 在工程領域應用的保障,然而現有的 BIM 標準體系里面并無針對鐵路的 BIM 標準。依山而建遇水而越,這是鐵路工程建設的特點。相較建筑工程工點的特性,線路工程跨越區域大,地理地質條件對工程建設影響很大。BIM 在鐵路應用中,首先面臨的是與 GIS 的結合的技術難題。BIM 專業軟件的發展對 BIM 的應用支持非常重要,一方面 BIM 專業軟件多集中在建筑和設備相關的專業,鐵路工程中很多專業還沒有 BIM 軟件;另一方面,有實力占市場主導地位的軟件廠商對開放標準的支持不積極,對鐵路專業軟件的開發支持力度也較弱。綜上所述,現有的標準應用、軟件支持、技術手段等的限制,是 BIM 在鐵路領域發展需要翻越的三座大山。二、 項目概況該鐵路位于大樹村站~甸尾站區間,進口里程為 DK739+279,出口里程為DK752+650,全長 13371m。為雙線隧道,線間距為 4.20~5.04m,線路縱
礦山法隧道施工要求噴射混凝土平整度為D/L不大于1/6.為什么預鋪防水卷材基面不平整度要求不大于1/50,這個數值是怎么來的呢?
隨著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的蓬勃發展,我國已成為世界上隧道和地下工程建設規模最大的國家,工程建設面臨的地質條件也越來越復雜,突泥涌水、瓦斯、地震等災害,給施工安全帶來嚴峻挑戰。
(1)對于硬巖,主要是減少開挖對圍巖的擾動范圍,保護圍巖,控制對圍巖的損傷。對于軟弱圍巖施工應遵循“管超前、嚴注漿、短開挖、強支護、速封閉、勤量測”的原則,主要是控制圍巖的松馳,提高圍巖自支護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