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害表明,提高橋梁抗震性能,僅單純依靠“結構計算”是不能完全解決的。文章通過對橋梁在地震過程中結構破壞特征,以及細部構造對橋梁抗震性能影響的研究,提出為加強橋梁抗震能力,在橋梁細部構造設計中應注意的問題及應采取的構造措施。
本技術標主要針對本工程的結構加固暨維修特點和工期要求、結合現場平面布局采取了現場總體平面布置,制定了質量保證措施、工程進度保證措施、安全文明和環境保護的保證措施、對專業承包商的總承包管理協調措施,加強現場安全和質量管理,杜絕發生各種安全事故
通過對中小學砌體結構校舍抗震加固設計工程實例的總結,針對樓層綜合抗震能力指數的提高進行計算分析,提出適合中小學砌體結構校舍抗震加固的方法,供類似工程參考。
伴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的建筑如雨后春筍般出現。在不斷的建筑結構設計中,人們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并體現在設計規范、設計手冊中。隨著計算機的應用與發展,其結構工程中大多結構設計都得到大量應用。目前人們對建筑的安全性、適用性和耐久性要求不斷提高
結合工程實例,通過計算分析,加層改造后原結構形式不能滿足現行抗震規范的要求,本文介紹結構體系由框架結構改為框架一抗震墻結構的可行性和部分構件的加固方法,并提出在抗震加固改造工程中的其他一些注意事項。
本資料為工程結構抗震學-橋梁抗震設計,主要內容: 1、橋梁抗震設計理論的發展 2、公路橋梁抗震設計規范 3、新規范要點 4、細則適用范圍 5、橋梁抗震設防分類 6、抗震設防目標 7、抗震重要性系數Ci 8、抗震設計過程 9、抗震設計總流程圖
因此,磚混結構房屋的抗震加固理論和技術是當今結構工程學科 研究的重要課題之一, 研究既有磚混結構房屋抗震加固方法及工作性 能,對提高結構抗震性能, 保護人民的生命和財產安全具有重要的理 論研究意義及工程應用價值。
砌體結構在地震中遭受嚴重破壞,但部分砌體結構在加固后仍可繼續使用。本文結合震后砌體結構 的一些具體破壞形態,分析列舉一些加固措施與方案以供參考學習。
地震災害使大量地面構筑物和各種設施受到破壞,其次生災害中因交通及其他設施的毀壞造成的間接經濟損失也十分巨大,故橋梁建筑中的抗震是一個不能忽視因素。本文提出了橋梁抗震可以采取的幾種措施及施工中的注意事項。
**********橋為跨越朱家山河上的一座新建橋梁,橋梁橫斷面分配為:4m(人行道)+16m(車行道)+14m(觀江平臺)=34m(由北向南)。該橋于2004年8月施工結束,由于征地原因東岸橋臺臺后路基及搭板未完成。橋梁與河道正交,橋梁上
針對橋梁工程的地震破壞 ,從震害形式、 抗震設計方法和減隔震技術的發展等方面對橋梁抗震技術作了論述 ,表明伴隨橋梁抗震設計方法和減隔震技術的發展 ,橋梁震害將大大減輕。
為避免中小學校舍在地震中發生整體垮塌, 危及師生人身安全, 近年來, 全國各地市校安辦及建設主管部門明確要求針對現
三、本工程重點、難點分析: 1、本工程施工可利用場地有限,堆放材料必須科學組織,力爭少占公共道路及綠化用地。材料運輸合理組織,采取夜間進料白天用的送料方法。施工廢棄物白天堆放整齊,夜間外運至消納場,確保實現工地文明、干凈,堆放并在及裝車時要
工程為XX物理樓、數學樓抗震加固、維修改造工程。物理樓對稱“L”型,建筑面積為4800m2,南北向長29.44 m,東西向長87.09 m,結構形式為磚砌體結構,現澆樓板、屋面板,共4層,局部為5層。數學樓對稱“L”型,建筑面積為6202m
本文對世界主要的橋梁結構抗震設計規范基礎部分的現狀進行了概略的比較,著重介紹日本橋梁抗震設計規范中基礎的設計方法,并指出了中國現行《公路工程抗震設計規范》基礎部分中存在的一些不足。
針對某續建高層混凝土結構抗震加固設計作了定量分析,對采用碳纖維布加固提高框架柱體積配箍率提出了具體計算方法,介紹了高層混凝土結構抗震加固設計的一般處理措施,可供類似工程參考.
The conceptual basis of the spectral acceleration-based design method currently used in seismic codes is reviewed and it
本次加固維修工程為安慶市迎江區長風鄉聯興小學教學樓。 工程竣工時間為1995年,結構形式為砌體結構,原抗震防度6度、現抗震防烈度7度,建筑物抗震設防分類標準為乙類。
(1)、該建筑樓板采用預制混凝土板,而且沒有構造柱,結構的整 體抗震性能差,為了增加結構的整體性能,采用增加結構的整體性能, 采用增加構造柱、圈梁的做法來增強結構的整體抗震性能構造柱從原 有基礎生根,升至四層,如果實際開挖后基礎與圖示基礎不
1.3.3本工程建筑層數為地上二層,地下一層,建筑面積約為897.6m2。建設內容:對樓地面、墻面、頂面進行維修改造以及對采暖、通風、給排水、弱電、電氣系統以及天然氣管線系統進行改造。
本資料為基于性能的抗震設計理論,主要內容: 緒論 專題1:基于性能的抗震設計理論 專題2:連續倒塌設計理論 專題3:鋼-混凝土組合結構
中國地質博物館建于1957年,六層框架結構,1976年唐山地震中受損曾進行過加固處理。中國地質博物館抗震加固與改造設計項目組,運用多種先進的加固手段,在滿足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實現了提高整體抗震能力和改善使用功能的協調,取得了大型公共建筑加固
根據某商城改造工程的實際情況,對比分析了工程中常用的幾種鋼筋混凝土梁板構件的加固方法,重點介紹了碳纖維加固技術具有的各種優缺點及適應性。
通過低強度砂漿砌體的抗震加固工程實例,依據現行加固規范《砌體結構加固設計規范》(GB 50702—2011)、《建筑抗震加固技術規程》(JGJ 116—2009)和北京市地方標準《建筑抗震加固技術規程》(DB 11/689—2016)相關規
為確保加固后水庫大壩的安全性,在分析工程實際情況的基礎上,采用動力有限元等方法對瓦善水庫大壩液化段抗震加固進行設計和抗液化復核,經過計算分析發現加固方案合理,為類似工程提供了參考。
抗震設計方法綜述 主要內容: 抗震設計方法一:基于承載力設計方法 抗震設計方法二:基于承載力和構造保證延性設計方法 抗震設計方法三:基于損傷和能量的設計方法 抗震設計方法四:能力設計方法 抗震設計方法五:基于性能/位移設計方法
基于新版《建筑抗震鑒定標準》GB50023—2009、《建筑抗震加固技術規程》JGJ116—2009,在PKPM 結構設計軟件基礎上,通過補充輸入鑒定加固相關信息,如后續使用年限、構件實測強度、加固方案等,說明對現有建筑鑒定加固設計的軟件實
橋梁是用于跨越障礙物(如河流、海峽、山谷、道路等)而使道路保持連續的人工構造物,俗稱道路咽喉。 橋梁既是一種交通功能性的結構物,也是一座立體的造型藝術工程。 橋梁往往是 一個城市或一個 國家(地區)的 象征。
**********橋為跨越朱家山河上的一座新建橋梁,橋梁橫斷面分配為:4m(人行道)+16m(車行道)+14m(觀江平臺)=34m(由北向南)。該橋于 2004 年 8 月施工結束,由于征地原因東岸橋臺臺后路基及搭板未完成。
在對中小學校舍進行安全排查的基礎上,上海市組織相關人員對不符合要求校舍進行抗震加固設計。本文根據5.12汶川地震多層砌體結構震害情況的調查,
本工程分部項工程多,參與施工的工種多,施工過程較復雜。本工程要求在45日歷天完成,工作量大,工期較短。因此,在施工前必須部署一套可行的施工總體方案,合理編制施工進度計劃、工期保證措施、質量保證措施,并確保材料、機械、勞動力等符合本工程工期要